还得是vis+狂3—一个乒乓球爱好者选择器材的辛苦历程
先说说自身情况吧,十八线小县城的乒乓球业余爱好者,全国成千上万热爱乒乓球的球友中的一员,打球带给了很多快乐和自信,打球断断续续十三四年了吧,县里比赛出也取得了些小成绩,写这篇文章就是分享一下自已的真实心得体会,没夹杂啥其他因素。 对于器材也打了几块板子和胶皮,谈不上烧,烧这个词咱还配不上,经济条件有限,在有限的条件下换器材自我感觉除打球外也是很有乐趣的一件事。 说说自已打过的板吧,刚刚学球那些不算了,主要的按时间先后顺序是斯蒂卡145(打了三四年),T码vis1(打了近一年后面还有2)、W码vis、P码波尔精神(打了两三个月)、T码vis2都是横板,为啥要谈vis呢,个人认为最后这块T码的vis是我的最终选择。 145对于业余来说够暴力,但更多的是失误,起下旋比较容易,容错率有点低,说主要的vis底板,第一块VIS一个字就是硬挺,配狂飙(不刷油太麻烦没有那时间也不愿买油),正手拉下旋力量发出来,吃住球,前冲拉出的球还是相当转,而且二跳不起向前钻的很强,明显感觉顶板能支持的住,撞至球板发出轻脆的撞击声,但这前提是你的力量、对下旋强弱的判断、能不能合上力等必须配合好,否则容易失误,但是正手搓球控制不是很好(对我业余水平来说),加上有时手感好,有时手感差,(反手就不用多说了借力很好),很不稳定就出了。 后来看了网上说新码的VIS变的软了,当时想不正是我要的吗,为啥不考虑别的板子呢,主要是喜欢vis的手柄,太好看了!索性就在闲鱼上买了九新的W码VIS,85/6克左右,当时对重量也没研究,但是打了后不是想像的样子,不知道是重量太轻还是咋的,对于我的打法来说整体来说还是软(每个人打法感觉不一样,仅限对我而言),而且手柄虎口位置这里比T码有点粗(本人手也小),也可能是手柄中间比VIS细一些,就是不习惯,握着就不习惯,打了一两个月,总也不适应,不适合我,找不到像T码的那种撞球时实实在在的感觉,球板给你的反馈,表达出来就是,“朋友你还得再发力!”可是咱这力量就这些了,无能为力,再见吧,接着就给出了; 继续研究,网上测评各种看,就锁定了波精,都说波精软,我想着就换老码的是不是就硬点呢,控制还好,决定换了块P码波精,闲鱼真是好平台,对咱这种工薪阶层。起初打波精,手感很好,搓球控制啥的很舒服,正手拉冲有限有正手力量下虽然出球质量不高,但是稳定好些,能多打几板,就一直打了两三个月,但这时我对球板的认识就变了,夏季到了,开始湿度变大,家里、球室都潮乎乎的,我觉得球板越来越软,用我们方言说感觉变得“糠心”了,近台、台内高球直接拍还可以,还是配普狂不刷油,想拉球就太费劲了,夸张一点说就像打在棉花上一样,或者说没多少后座力(不知道表达能不能明白),让一个常打VIS配橙省的球友打了打,打了几下他就不打了,他的回复很直接,“太软了”,这时我下定决了该换板了,研究来研究去,看了很多测评,起初对樊A很感兴趣,但身边球友没用的,也不敢尝试,毕竟挣工资的,不想多花冤枉钱,让我想起了打的T码VIS,又在闲鱼上淘了块“战损”T码VIS,说是日版的,后面会上图的,配有机狂三39度2.15,目前来说这套是我觉得最适合我的配置,正手拉冲以我的能力我比较满意,比我以前的T码要稳定一些,没那么硬,也可能是水平提高了,手上小球控制能力强了,也可能用卖家的话说底板都“打开了”,总之吧T码+狂三39度2.15正手这套组合目前来说我最满意的,实战中成绩也能说明,确实对我来说又稳又狠。主要是狂三打年数太多了,换别的太不习惯了,VIS我还是喜欢这种够硬挺的。 关于配胶就不多说了,内容太多,真心码字太累了!从我打过的套胶中排一下位置吧,都是国产的粘套,而且每个都是打了最少三四个月以上的时间,毕竟都是咱的血汗钱买来的,物尽其用。我打过的胶皮中配T码VIS综合下来:都是正手,第一有机狂飙39度2.15(旋转强),感觉和无机尼奥橙省39度2.1没啥区别(个人感觉),而且还便宜不少;第二是木星三(好透失误少),便宜,稳定可控,缺点就是旋转要狂飙弱,对方防守容易些;第三是雷神锐龙1(锐龙别的型号没打过)性价比超高20多元的价格,还是好透,好控制,但最大的不足就是比木星三旋转还弱,给对手的威胁不大,而且海绵容易碎边;就这三个吧,其他的打过的还有挺拔K2,就不推荐了,真心不配T码VIS(仅对于习惯了国产粘的我来说),这K2海绵是真硬,怀疑是买到假的了还是怎么的,多说一句,老码的波精正手配K2打快攻还是很好很好的,近台上旋球直接拍,非常稳健,搓球控制很有数。 就说这些吧,底板我还是喜欢这种硬挺一些的,他给你的反馈很清晰,一种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感觉。 能看到这里的朋友,真心对你说声谢谢,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乒乓爱好者的真实经历,希望能帮到像我这样的经济条件有限的球友对器材选择方面有点帮助,也是对自已人生中过往的一点回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