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343)天津宁园
文游天下(343)
天津宁园
文/石岩磊
1902年,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将督衙由保定迁至天津,并在津门干了不少创新实事,比如小站练兵、首创我国警察队伍、改建北洋大学堂、营修天津北站等等,还于北站旁边开辟了一处名为“鉴水轩”的种植园,原计划在里面为慈禧太后建行宫,但1908年“老佛爷”归西后,此项工程旋即被搁置下来,园子也便逐渐荒废。
1932年,北宁铁路局局长高纪毅筹资50万元在“鉴水轩”的基础上扩建了“宁园”,其名取自诸葛亮“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寓意,并立碑以记,高纪毅还亲自撰写了700余字的碑文,其中表明了他建园的初衷:“盖吾人当国家艰屯之会,必先淬砺其精神意气,以振奋于危亡煎迫之中,是则治事之暇,宜祛其好乐务荒之习,人人藉山光水色活泼天机,增益其高尚之志趣,夫而后乐群敬业之思日益恢宏。”
宁园沿袭了我国古典造园手法,效法自然山水以曲柔为美,点缀楼阁以画境取胜,园中有前大湖、中湖、琵琶湖、荷花湖、四方湖以及东大湖等水面,还有九曲桥、得月楼、湖心亭、叠翠山、畅观楼等建筑,湖水相通,桥涵相连,亭榭相依,好一幅唯美的画卷。但到抗战时期,宁园被强占为日军兵营和疗养所,其往昔风采不复存在。
解放后公园虽得以修葺,可随着天津城建发展重点的南移,宁园日渐破败不堪,而且多处地段被非法挤占,且出于创收目的,园内的电影院还沦为了低俗表演的场所。从2010年开始,天津市着手对宁园进行彻底整治,拆除违建,还原绿水,修复古建,再现了荷花揽胜、九曲胜境、紫阁长春、待月迎风、鱼跃鸢飞、蓬湖叠翠、曲水瀛洲、静波观鱼、俏不争春、宁静致远等十大景观。
宁园中的经典景点有致远塔、辽代石狮、千米画廊、名人桥等。致远塔高74米,分为9层,游人在拾级而上过程中,可以欣赏到塔内122块精美的壁画。塔顶覆以金箔,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塔檐悬有惊雀铃,微风袭来铃起韶乐,格外悠远空灵。塔下有一对天津最古老的辽代石狮,它们虽有些残破,但仍古韵盎然。2000米的画廊使人如徜徉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长河之中,而名人桥则镌刻着无数津门名家的印痕。
从最初袁世凯的创新探索,到高纪毅“增益其高尚之志趣”的义举,再至当地政府为市民营建休闲娱乐场所的良苦用心,宁园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征程,也记录下历史的沧桑变迁,尽管其肩负的使命大相径庭,但赏心悦目的景致始终是其本色。人们可以斜倚湖心亭赏荷花映日,可以晚坐得月楼看银盘浴波,还可以直攀叠翠山览湖光山色,在塔影铃音的交互中,在辽狮画廊的交替间,在曲桥修亭的交叉里,尽享宁静与淡泊的惬意,不必明志,无需致远,对美的追寻遂化作心底最艳丽的朱砂痣。
2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