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y刘南奎升级(Pro ALC+)
拥有时间:2023.9.11.(闲鱼)-2023.9.15.(闲鱼)
板重83.9g。配置:正手K2,45.0g;反手葡萄450,43.9g。整套172.8g。
打过不少内置黄芳碳的板子:从性能爆表的龙五、301,到中端的、性格各异的尚坤AC、竞技者Power、奥恰182,再到入门级的博芳碳X、银河九七〇xxk。此次试手Nexy的Pro ALC+,一是好奇这个总体风格偏向柔和的韩国品牌会做出什么样的味道,二是因为我一直关注的底板专业测试和研发机构TT GearLab参与了Pro ALC+的原型“刘南奎Pro ALC”(Yoo Nam Kyu Pro ALC)的设计。目前测试的这个版本,刘南奎的名字消失了,ALC后面多了一个加号,价格也从500多降到了375,猜想原因是与球员的代言合约到期,类似博芳碳的情况。 此次试打总体感受:细腻省力版博X。 面材林巴颜色偏浅,有淡淡的水波纹,和博X相近。这种面材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脆性,在球板表面制造微微的阻隔感,打透之后提供不错的回弹,属于林巴中的蔻头。配上K2这种有些“哏”但是不难打透的胶皮,对正手击球的干脆感有一定加成,手上的振动反馈也不错。 Pro ALC+在中小力量、尤其是借力球场景下,弧线短而低,十分擅长吸短,可以制造旋转、落点和节奏的变化。四成力可以激活内置纤维层,八成力下底板全透,此后球质不再增加。换言之,这块底板的天花板和博X一样明显。这其中当然有选材成本的原因,但我觉得也是有意为之,属于通过降低纤维上限来换取板子在中力量击球时的酥脆感。 这个酥脆感值得一提。它一方面让我想起博X那种让人放心发力、拼搏炸裂的感觉,另一方面也让我想起一块七夹纯木,骄猛的终极煞。和终极煞一样,Pro ALC+的内部有一个软弹而爆裂的加速核心,虽然出球的绝对一速和二速都不是顶级,却能够帮助使用者在撞摩击球时加上大量的旋转。相对而言,这种纤维调校更适合长程加力;小框架发力对球质没有额外的加成,反而会增加失误率。 这块板子的反手也比较可圈可点。由于板面比博X短、重心更加偏向拍柄,正反手转换比博X轻松很多;而且,反手也像博X那样展现出浅埋纤维的内置板的特征:稍稍主动发力,就能合得上来球的力量,为回球提供不错的旋转和弧线。葡萄450在这块板子反手,提升了其击球的干脆风格,借力时弧线短,发力时可以劈到底线。相对而言弹击比摩擦舒服,当然这里面有胶皮的原因。 Pro ALC+胜过博X的另一点是正手档位的丰富性,尤其表现在扑正手时的容错能力上,似乎不需要标准的拉打动作也常常能蒙上台;主动制造各种旋转也比较得心应手。相应地,它也没有博X那么“拼命三郎”的气质。现在的问题是,买家是否愿意加价一百多元来买手感,而不去增加板子的上限呢? 顺便一说,奥恰182的上限和这块板子差不多,但是,在大力量下,182的内部更散一些,容易有那种整板发颤造成的冒高;而这块板子没有,还是很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