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周乒器观察 189:选手球板、胶皮的“特制”小信息

2023-09-27 15:30 作者:黑马聊乒乓  | 我要投稿

这几天有球友问到这个新重明鸟的厚度,说6.7-6.8mm是否能打双反?其实,现在的斯帝卡CL也是6.8mm左右的厚度,波尔用的普碳、张安的Nolibis是7.0mm,卡尔松的科贝尔SK7和蝴蝶陈建安限量约6.7mm。当年的施拉格重碳则达到了7.5mm左右。板子可以厚,但只要在中小力量下能足够地持球,就能保证弧圈的效率。

重明鸟升级版。适合经典直板、横板打法中的“先拉吊,然后弹击或攻杀”。也满足颗粒打法中“柔和又坚挺”的诉求。


这一期观察,黑马君主要聊下选手用板、用胶背后的“特制”小信息。

石川佳纯的G-1

早些年有前国手在卖特制的Nittaku G-1。当时的G-1特厚也就2.0,不过这款特制G-1则达到了接近2.15mm,说是石川佳纯使用的。后来,我问了,不是。日本队发给他们的也是2.0mm厚度的。这款所谓的特制,不一定是假货,可能是给一些中国队国手的。时至今日,“更厚”的G-1也已经有了,虽然黑马君没打,但相信一些球友已经打了Max厚度的G-1。

国家队特制Chinasp的T05

这款特制的T05,海绵硬度高、韧,彼时的黑马君尚难以打透。虽然试过几片,但最终还是打回市场版的。因为Chinasp的T05,硬度跟现在的T05 Hard差不多了。尽管配方还是有点不同。据了解,Chinasp的D09c和D05也是加硬版本。我打过日本国家队的特制白壳D05,倒是没觉得比市场版硬。看来,蝴蝶特制胶皮的加硬,有点“中国特色”,中国选手更喜欢硬度更高。但是,有趣的是,与此同时,国家队队员们使用这些D05和D09c时,喜欢薄薄刷一层油以增弹和便于打透。

波尔和奥恰洛夫的D09c

之前市场版的D09c贴在内置球板上,经常觉得底劲和支撑一般,拉冲起来不够暴力。得贴在外置碳板上效果才好些。要不然就是底板得厚些,比如虽然是内置,但更厚而扎实的奥恰洛夫ALC。(田中佑汰刚刚使用奥恰ALC 3:2战胜了王楚钦。配的两面D05。)据了解,波尔和奥恰洛夫所用的D09c同样是海绵加硬,高于市场版。达到了46度或以上。加硬了,未必就适合我们,因为更需要使用者有好的发力水准。但无疑这解答了我们的疑问:明明市场版的D09c没多硬啊,底劲也谈不上多强,为什么选手们正手使用还能耍得风生水起,不觉得软?

加硬的国家队版V>15 Extra

这个黑马君之前打过,也写过了。当时打的是55度的V15,市场版是47.5度。55度的咬合力确实更明显,力量感更强,正手也能用了。怪不得皮切福德他们正手打V15也不嫌弃。胶皮加硬的情况也不单单出现在这一两个品牌。但对业余球友来说,特制加厚和加硬的胶皮未必打起来胜率更高。毕竟我们发力水准差了一大截。胶皮的加硬与底板的加硬,道理有些类似,除了专业选手的发力比我们更高一档以后,还有一个原因:场地大小。

周启豪的加硬手板

上次谈到周启豪自己用的优拉周启豪S-ALC 90,对比市场版是加硬了。除了发力水准的不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际比赛大都是大馆。在更大的球馆里,我们感受到的球速和力量威胁是减弱的。所以需要更高硬度的胶皮以及球板。

记得黑马君当年在大学的球室里,用横板YE冲杀起来觉得很爆,但到了省大运会的赛场,球速感觉就明显慢下来了。大球馆里感觉支撑一般的YEO,可能在小区的球室里也能虎虎生威。同样一块樊振东SZLC,在球室里风生水起,几乎完美。在大点的球馆里,你就感觉到乏力,开始打不死人了。跟超张对比明显。



每周乒器观察 189:选手球板、胶皮的“特制”小信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