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机仰望无侦-7,大型无人机可能影响大国胜负,中国开始发力
在时间进入2023年之后,日本统合幕僚监部罕见发现了中国空军的“新年问候”,一架从未见过的无侦-7穿越宫古海峡,在日本及太平洋周边海域飞行。日本航空自卫队战机紧急起飞应对,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被称为“御用摄影师”这次拍到的无侦-7是“仰望”的角度。
无侦-7是日本方面确认到的第4种中国无人机,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在通过更多的使用无人机执行重要的巡航和侦察任务,而日本自卫队不得不消耗F-15、F-2等战斗机的寿命来应对。
无侦-7之所以让日本大惊小怪,还真是有一点不一样。该机从气动总局上使用“Φ”型连接翼,采用串联、联合机翼设计,这种气动布局可以依靠互相连接的机翼拥有更大的升力,配备有涡喷发动机,最快飞行速度为758千米/公里的,这可比翼龙-2这样的无人机速度快一倍以上。
无侦-7的最大升限为2万米以上,这甚至超过了目前主流战斗机的最大升限,也难怪日本F-2战斗机要“仰望”角度拍摄了。无侦-7的高端还体现在任务载荷的强大,机载基本系统可靠,导航系统国际领先。如果我们要类比的话,可以说无侦-7就是中国版的“全球鹰”,是一种战略级别的侦察机,能满足跨洲际飞行的需要。
如果美国非要比个大的话,中国还有一种双体的“神雕”无人机,机其起飞重量可能超过15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之一,据说升限超过2.5万米。
有人可能认为,像无侦-7这样的无人机如果没有战斗机护航,在战争时期会不会非常脆弱?这么说从技术上看没有错,但是并不了解无侦-7在中国作战体系中的地位。
大型无人侦察机在和平时间主要用于战略侦察和巡航任务,别人也不敢轻易发动打击。像美军全球鹰被伊朗击落的情况,主要是进入了伊朗领空。实际上,这种无人机只要导航位置比较精确,是一种效费比非常高的战略侦察平台,甚至能一天之内对约13.7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侦察,只需要几架无人机就可以现实对一个国家的全面监控。无侦-7在载机设备上同样非常高端,用于监视敌方的军事演习活动就非常合适。
一旦发生战争,无侦-7活动的区域就不会是敌方战斗机拦截范围了,而是利用其航程大、留空时间长的特点,在西太平洋方向进行长期的巡航。这个时候,无侦-7其实就是中国各类远程打击导弹的目标指示平台,甚至可以说是一颗留在战区上空的超低规卫星。
在无侦-7的侦测范围内,任何敌方水面舰艇,都有可能在十多分钟内被“东风快递”送去喂鱼,这就是这种无人化作战平台的战略价值。当然,中国还有无侦-8这样的高速侦察机,共同构建战场态势感知优势。
总体而言,无侦-7这样的大型高空无人侦察平台,是未来大国博弈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战争时候,态势感知能力强大的一方,再结合强大的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其火力打击链更加完整,更容易获得先敌开火的窗口,也就更有可能一波将对手打残。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未来应该多发展大型无人侦察机、无人预警机、甚至是无人机反潜机,通过无人装备提升态势感知能力,将有可能决定大国战争的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