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绘画板绘丨零基础学绘画需要首先了解哪些理论知识?

2019-03-26 17:19 作者:插画百科  | 我要投稿

对学习绘画确实需要先准备点理论知识。

我想向大家说明白的是,会画画的人看生活中的物体跟不会画画的人究竟有什么区别。

而这个区别,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绘画思维。把这个说清楚了,想必大家就会大致有一个学习绘画的思路。

我们先明确以下内容所指向的目标是什么,不是做一位艺术家,而是掌握绘画这门技能,使我们至少可以画出看到,或者想到的东西和景色。

那么,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上入手:

一、造型能力——就是当我们看到一样东西后,可以把它外观大致的描摹下来。

二、色彩能力——就是我们可以画出所见的颜色,并且理解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识。

这篇文章的目的便是把这两个方面讲清楚,帮助喜欢画画的朋友入门。

因为这二者相结合,便可以应付很多场景的绘画了。先放几张叮当学员的作品,学习时间不到一年,,这是为了给大家建立信心,画画并不是一件门槛很高的事情。



一、造型篇。
有一个很伟大的画家,叫做:保罗.塞尚。
他参加过很多次印象派的展览,但并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之后他慢慢脱离印象派,开始朝着自己对艺术理解的方向默默的前进,晚年他在信中对朋友说:此后一百年里,将没有人能过超越我的成就。结果他显然低估了自己的实力,因为后来他被追认为:现代艺术之父。
浓墨重彩地介绍他是因为,“爸爸”的话很重要,我们要听...

塞尚说,生活中所有复杂的形状都是由简单的几何体拼接或变形而来的



这句话实际启发了我们学习绘画的一个基本思路,我们画一个长方体:

它被添加细节后可以变成一辆蠢蠢的巴士车:

当我们画出一个花瓶的结构时,它实际是由很多的圆柱体和球体构成的:



所以当我们学习绘画时,都是先学几何体的绘画方式——如何去去构造形体,理解透视,怎样去表达它的体积和空间感,然后再去把他们拼接成复杂的静物。学习画几何体的过程有点枯燥,还请有心的朋友们万万耐心,这是一个筑基的过程。

现在点明一个比较流畅地学习步骤:

1.学会画几何体,明白透视法(近大远小,在二维的纸上塑造三维的空间的方法),明白如何用光阴来表达一个几何体的体积和空间感(五大调子,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2.学会画静物,有两个要点:

一、是学会将简单的几何体变形和拼接成静物,如上上图这个杯子。二是学会用光影素描来表达不同物体的质感,什么是物体的质感呢:图这个杯子。二是学会用光影素描来表达不同物体的质感,什么是物体的质感呢:

3.会画简单的静物组合之后,再画复杂的小场景,比如室内一角,或者画个窗台。其实也不用怕,就只是更复杂一点的静物组合。之后就可以尝试大场景了,风景种种。

到这一步,实际你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造型方法了,算是一个会画画的人。我们来说一下一般这种时候的我们和普通人在绘画逻辑上会有哪些差别。
普通人拿起笔画画时,总是从细节入手,从描外轮廓线开始一点一点的描绘,简单来说绘画思路就是“看到什么画什么”。你仔细观察儿童作画方式其实就已经是这样,并不能说从细节入手描绘是错误的,画画没有错误的方法,只能说这种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太能够把东西画得准确,画的足够还原,看起来也就稍显得不那么专业。

而有绘画功底的人会怎样画一样东西呢?先确定物体的位置:



然后分别确定每一部分的位置:


用几何思路构造出物体的外形:


再加上光影,这样我们就可以较为准确地还原一个维c小药瓶了: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常说素描是绘画的基础的原因。
其实素描是基础哪里是什么定理或者是名言,而是因为它的操作简单,画材方便。广义上来说,任何素色画都可以被称为素描。所以现在你就可以随便拿一张纸,一只笔,从这个思路开始你的绘画之路。
这就是造型学习的一个基本的思路,实际也是会画画的人和不会画画的人对生活的观察方式的不同所在。

也许有人会质疑,什么都是几何形体吗?那人呢?
人我们会从石膏人像开始练习,为什么从石膏人像?从表象上来说,它无非是一个复杂的静物。从深层来说,我们可以用练习它来了解决两个大的问题:

一 我称作打磨我们的造型能力.会画静物后我们的造型能力是基础且粗糙的,这时候你可能会画苹果罐子,甜点风景什么的,但画人会非常吃力,很难把一个人画得很像。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对造型能力的掌握还很初级,并不能把我们看到的东西很精准地表达出来。
石膏像的好处就在于他的模样是确定的,你画的准不准确一看就知道。所以当你画的越还原时,表明你的造型能力越精准。

二 就是可以理解人的面部骨骼和肌肉的结构,这就为了以后你画你的爸爸妈妈和隔壁的王叔叔做好了准备( ̄︶ ̄)。

那么人脸是几何体构成的吗,请看图:



二、色彩篇。

色彩的核心理论,或者说会画画者和普通人最大不同是什么呢?
对颜色的色相变化明度差别纯度关系冷暖对比的敏感度。这四项构成了你学习色彩的核心。
哇哦,好复杂!但相信我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白。

有一个很厉害的画派叫做:印象派
你肯定知道莫奈,也知道它所领导的印象派的画都非常的美丽。是造型美吗?不是,是色彩美。

其实很难想象,直到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印象派,西方的画家们才真正清楚光影下的色彩变化的真理,形成了现代比较科学的色彩学基础。而同一个世纪稍早一点点的浪漫主义前辈,画出《自由引导人民》的德拉克罗瓦,才刚刚弄明白,在环境光的影响下,物体很少会出现纯色,颜色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莫奈《海景》:


在上图中,色相变化其实就是指颜色的变化,赤橙黄绿蓝靛紫。但我们需要观察的更细微一点,例如在同一种蓝色里的变化:在最下方的海水里,我们可以找到天蓝,群青(偏紫的一种蓝),普兰(最深的一种蓝色)等等。这种较多的颜色变化使我们画一些比较简单的场景时,也可以画得很丰富和耐看。如果我没有提起,可能你关注不到这些变化,但也有可能发现即便听我说了之后,你也并不十分能区分得出来这些颜色,这就关系到你对颜色辨别的经验了,需要一点一点靠绘画来积累。

明度变化最简单,即色彩里的素描关系。但它和色相及后面的纯度一起构成了颜色的三要素,所以也要点明出来。同样明度下的色彩变化可以非常好得丰富画面。例如中部左侧的那一片海。

纯度就是一个很可说的东西了,什么是色彩的纯度呢,就是颜色的鲜艳程度,相对的,不鲜艳的颜色我们称之为灰颜色(高级灰,听过这个词没~就是比较好看的灰色的统称)。纯度有几个可说的点,也是绘画基础中需要掌握的:(这些写好像有点啰嗦,不过看过了都算知识,你也不亏(*^__^*) )
1.怎么得到灰色:往颜色里加补色,例如在红色里加一点点绿色再提一点点白就可以得到灰红色。
什么是补色呢?就是色环上颜色跟正对着的那个颜色互为补色关系。

对把三对颜色分别混合在一起都会得到灰色:红绿,黄紫,橙蓝。

2.纯度关系有什么用:
一,我们回到上图中,你会发现海水越远则用的蓝色越灰,而越近处,蓝色的纯度越高。所以一般因为空气的存在,远一些的物体颜色灰一些,近处的物体颜色纯度高一些,我们用这种颜色变化来体现画面的空间感。
这是空气透视法的核心,是我们敬爱的达芬奇发现的。
二,继续回到上图中,你会发现天空视觉中心,晚霞被刻画得很美。晚霞其实构成了次视觉中心,甚至你可能第一眼就能看到它。所以在画画中,我们常用提高纯度的方式来突出我们想要展现的东西(主体物)

冷暖对比
冷暖的认识构成了画面色彩丰富的最后一步。
在《海景》中,上方晚霞的暖色调和下方海水岩石的冷色调和中间的混合区域将画面分成了三个部分。是不是非常好的增加了画面的观赏性?并且也用天边的暖色反衬出了夜幕即将到来的冷峻氛围。其实不仅在大的画面上,你仔细去观察岩石和天空,也同样会发现冷色和暖色相互陪衬,烘托。

可以说,这四重的颜色关系,使得一幅成熟的色彩作品拥有了很强的可读性,即使你不打算学习绘画,这些基本的知识也可以帮助你在下次进美术馆的时候更好得去观赏作品。
现在知道有些人驻足在画前,到底在看些什么了吧。
(当然这不是全部,仅是基础。)

下面你再用这四点尝试读一读下面这幅作吧:
印象派.毕沙罗《秋日的杨树》



下面当然要给出学习建议了:

色彩可以从梵高的画入手临摹,原因是梵高喜欢用纯色,颜色表达和造型都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对你基础的调色能力进行训练,并慢慢认识颜色。


中期选择印象派,莫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都有很多好看而简单的风景,这一阶段就是充分去认识和掌握上面所说的四种关系。这一阶段结束后你就基本掌握了色彩原理,你会发现你看待生活中的颜色的态度会更认真,当然感官也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学了绘画以后的朋友们告诉我的)


后期就可以找一些你比较偏好的画家的来临摹了,无论难易和色彩偏好,只要你喜欢即可。用你偏好和喜欢的颜色去画你身边的景物,事物。推荐的有透纳,克里姆特,维亚尔,加西亚洛佩兹等等。

最后说一下关于是否需要找专业人士指导或者说报绘画班:
这其实是一个约莫”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问题。如果自制力足够,靠专业书和交流,基本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会浪费掉很多的时间,而报班最大的益处就在于有一个力量会督促你,并作更好的指导、交流效率和成功率从自然会更高。


画画没有捷径,只能多练。

自学最大的问题也许就是没有自制力,没有方向性,

也就是——不怎么练,不知道练什么,不知道怎么练。

不知道你有没有中枪呢?

想要认真学好画画小伙伴可以加入我们的QQ群,  

 子绘娱: 786472129    或者加叮当老师微信:vx123411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 【CG艺术日漫插画板绘学习】:CG3307

一个只分享干货的公众号,学得快更轻松 

绘画板绘丨零基础学绘画需要首先了解哪些理论知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