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姨妈为何怕薛蟠糟蹋了邢岫烟,去不怕糟蹋夏金桂?

大家好,今天说说,薛姨妈怕薛蟠糟蹋了邢岫烟,为何却不怕糟蹋了夏金桂?
其实薛姨妈哪里是怕糟蹋了邢岫烟,她是嫌弃邢岫烟家里太穷。薛姨妈最爱的就是她的好大儿薛蟠,侄子薛蝌不过是她联姻的一颗棋子而已,人品再好也比不过薛蟠在她心里万分之一重要。
薛姨妈也根本不会在乎谁家的女儿被糟践,她连自己的女儿薛宝钗的尊严名声也都不在乎,只看重她和薛蟠的利益而已,堪称古代版“樊胜美她妈”。
一、薛姨妈不让薛蟠娶邢岫烟,是因为邢岫烟家里太穷。
薛姨妈带着一双儿女在贾府住了七八年,眼看着宝钗已经快二十岁,在古代已经是大龄闺秀了。
当年薛家一进贾府就宣传策划的“金玉良缘”依然阻力重重,贾政不当回事,王夫人不表态,贾母反对,明里暗里几次敲打,就差撵人了。
在贾母给宝琴假提亲,紫鹃试玉差点要了宝玉的小命等等一系列事情接连发生之后,谁都看出来黛玉和宝玉情比金坚,老太太迟早会给宝黛的婚事做主,那薛宝钗嫁入贾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薛姨妈是好退而求其次选择让薛家二房的儿子薛蝌和荣国府长房太太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联姻,好歹也算拐弯抹角,让薛家与贾府的多了一层姻亲关系。
薛姨妈做这门亲事的目的很明显:将来如果她和王夫人这老一辈的人都不在了,以后薛蟠有事,因为这门新的亲戚关系,贾家就不能够袖手旁观。
她为什么不让薛蟠娶邢岫烟呢?书中写她:看见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便欲说与薛蟠为妻。因薛蟠素习行止浮奢,又恐糟塌人家的女儿。
她又对薛宝钗说什么:“连邢女儿我还怕你哥哥糟踏了她,所以给你兄弟说了。”
其实都是虚掩的假话罢了,薛姨妈哪里是真的认为薛蟠配不上邢岫烟。
她一来是怕人家邢夫人恶心薛蟠,是个背着人命官司的“社死之人”,一旦亲事说不成,没得臊一鼻子灰,贾母也会更加恶心他们母子们,直接撵出贾府去岂不完了?
邢夫人当年能嫁给贾赦这个一等将军做正妻,说明人家邢家曾经也风光过,是邢大舅说的破落世家。只可惜家里没有更争气的子弟,所以邢夫人的父亲死后,家道就败落了。
邢夫人本人吝啬贪财,邢大舅是个被贾珍等人取笑的二混子,邢夫人还有个妹妹在家已经耽误成了老姑娘,因为嫁妆的原因,也没人愿意娶。
可是再穷,人家邢岫烟其实也不是什么“家道贫寒,钗荆裙布”的女儿,她还是一个没落世家的女儿,好歹也还是一品诰命的侄女,嫁给正经的中等人家还是可以的,比如家道中落的柳湘莲才是她门当户对的姻缘。而薛蟠不仅没有官职,甚至没有户口。
二来是因为邢岫烟家里经济条件确实不好,和邢家做亲,除了能利用邢夫人贾赦的体面,其他半点一点油水也没有。还要倒贴钱养她那一对“酒糟透”的爹娘。
邢岫烟的父母是邢夫人的哥哥,至于是亲的,还是堂哥并没有定论。反正关系很近,要不然就算他们舍了老脸来贾府“打秋风”,邢夫人根本也懒得搭理他们。
邢岫烟的所有情况,薛家一清二楚,这大约才是她接近邢岫烟的主要目的,她就喜欢四处打听套问人家的家境和父母情况,还给出精准的评价。
当然了,薛宝钗肯定也把邢岫烟家的情况都告诉了她母亲薛姨妈,薛姨妈这种势利眼连自家的亲戚刘姥姥都不理,怎么可能关注同情邢岫烟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王夫人和邢夫人又是乌眼鸡一般斗的你死我活,恨不得活吃了对方,薛姨妈怎么可能真的让薛蟠娶邢岫烟为妻?
娶个媳妇没嫁妆也就罢了,还要倒贴!还要得罪靠山姐姐王夫人。薛姨妈可是商贾之妇,十分看重利益最大化,绝不可能做这一门弊大于利、后患无穷的亲事。
至于薛蝌当然没问题的,薛家二房的侄子而已,父亲也没了,母亲病重,妹子薛宝琴的婚事还要仰仗贾府照应,说穿了还要多多仰仗薛姨妈这个大伯母的情面。
薛蝌的婚事当真是薛姨妈想怎么利用就可以随便利用的,只不过薛蝌比较幸运,好歹邢岫烟这个女孩子本人还不错,他算是找了个靠谱的媳妇,只是岳丈家不怎么样,那关薛姨妈什么关系呢,给他说个媳妇就不错了呢。
至于桂花夏家的夏金桂,薛姨妈也没道理觉得她哪里比不上邢岫烟。薛家和夏家是老亲世交,她见过小时候的夏金桂,但如今也多年不见,夏金桂长得如花似玉,又读书认字,否则薛蟠也不至于一眼就看重。
薛姨妈凭什么认为她不够端雅稳重?她也不可能事先知道夏金桂是个放荡泼辣的女人,和荒淫纨绔的薛蟠是天生一对。
薛姨妈根本才不管夏金桂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痛快的答应这门婚事,让薛蟠娶夏金桂就是为了快点吞并夏家的财产,要里子不要面子,吃相不好看。
但凡是薛蟠能攀上更好的人家,薛姨妈也不会让他娶夏金桂,被人戳脊梁骨骂吃绝户。
因为薛姨妈心比天高,连女儿宝钗都要狠狠利用,整出一个“金玉良缘”,大言不惭想要图谋攀附荣国公府嫡公子贾宝玉联姻,“要嫁给有玉的男人”,还要“正配”!那么薛家的门面担当薛蟠怎么就连邢岫烟也配不上了呢?
还不是因为夏家有利可图,又是好欺负的孤女寡母,穷的就剩钱了,夏家也想通过薛家搭上贾府和王家的关系背靠大树好乘凉,那就互相利用呗,客气啥呀。
薛姨妈眼看薛家家业日渐衰落,闺女薛宝钗的婚事也没指望,宝玉攀不上,其他京城的权贵子弟,更也没人来提亲,哥哥王子腾、姐姐王夫人也不表态,她也很绝望啊!
薛蟠的户口在金陵已经是个死人,老家回不去,薛家就得在京城待着,投亲靠友的过日子。他们对贾家、王家、史家而言,已经没什么利益价值了,如果他们家再没有钱了,还有资格在这些权贵亲戚面前说话吗?
就算薛蝌和邢岫烟联姻,将来要是薛蟠再打死个人,贾府和王家给面子也就是帮忙找找关系,没人会帮薛家出钱去上下打点的。
说到底;薛姨妈母子们想要继续住在贾府,想要和贾府、王家维持正常亲戚关系,必须要有钱,持续有钱,越多越好。否则就会真的变成下一个刘姥姥。
所以薛蟠和夏金桂的婚事,在薛姨妈这里一说就成。
既然都是为了利益,谈什么糟蹋不糟蹋的话,薛姨妈才不在乎,她连自己的亲生女儿宝钗也拿着当“工具人”,给儿子做垫脚石铺路,她把宝玉推进宝钗屋里的做派,和那老鸨一般,简直比“樊胜美”她妈还要令人恶心三分。
薛姨妈和王夫人这姐妹俩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很会利用自己的孩子谋利。
她们生孩子、养孩子,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能更好,而不是为了孩子能过得更好。
这老姐妹俩都是把孩子当做自己晚年幸福的指望和依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的人生,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目的,却从来没有真正从孩子的立场考虑过,孩子们愿不愿意,幸不幸福。
薛姨妈对宝钗说过:“我的儿,你要有个好歹,我指望哪一个来!”;
王夫人也曾对宝玉说过“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丢下我,叫我靠那一个!”“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
薛姨妈和王夫人的儿子都不争气,就都把女儿用来给儿子当垫脚石。王夫人牺牲元春,是为了宝玉的将来,薛姨妈牺牲宝钗,也是为了帮衬薛蟠的人生。
说到底,封建社会的女人,在丈夫不疼,婆婆不爱的情况下,就是需要儿子做依靠,王夫人和薛姨妈也都被家族利用来联姻交换利益,她们已经接受了这样的命运并且把洗脑包传递给了女儿,在她们心里,只有用女儿的婚姻做筹码,才能给儿子带来更多利益,也给她自己带来更多好处。
也只有保住儿子有,她们的晚年才能有指望,要是亲生儿子不争气或者干脆保不住,让家业落到庶子或者其他宗族旁支手里,就算她们本人作为身份尊贵的嫡母,晚景也是难逃凄凉的。
若是娘家兴盛还好说些,否则赶上心眼不好的晚辈继承者,嫡母说都要被赶出家门,这在是有很多真实案例。就算她们告到官府,官府就算判家业归嫡母所有,但她们也仍旧要回到庶子、继子手里生活,具体怎么赡养,关起家门,谁也管不着。
所以呢,王夫人、薛姨妈才会把儿子看得比命还要紧,牺牲女儿。在她们眼里:女儿嫁了人都是别人家的人了,能给她说一门对儿子,对家族最有利的亲事,既能让女儿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够贴补帮扶娘家,提携哥哥兄弟,她们可能还觉得女儿嫁了高门婆家享福,应该知足感恩才是。
可是元春被送进宫里做女官,一个大小姐如履薄冰,提心吊胆伺候太后皇后十几年,封了妃子也不得宠,回趟娘家比登天还难,年纪轻轻不明不白的就死了,她的一生没有被糟蹋吗?
但凡王夫人和贾政能像史湘云的叔叔婶婶一样,给她选一个四王八公门当户对的才貌仙郎做女婿,相敬如宾的过日子不香吗?可那就不能给家族增加外戚光环了呀,就不能给宝玉将来的仕途增加更多助力了呀!
宝钗十三四岁进贾府,一直四处打点经营,每天在贾府里走好几里路,人人面前应侯做人情,“金玉良缘”始终可望而不可即,贾宝玉的心都在林黛玉身上,贾府的长辈当权者也没人拿正眼瞧她,等到八十回结束的时候,宝钗至少已经二十岁了,她的青春没有被糟蹋吗?
但凡薛姨妈不要为了薛蟠贪得无厌,搞什么不靠谱的“金玉良缘”,早早的借助贾府的势力,求着王夫人给薛宝钗定一门亲事,哪怕是京城或金陵本地官宦人家的庶子,或者贾政的寒门学生,只要这个女婿人品好,以薛宝钗的上进心,相夫教子,加上贾府王家家族的提携,薛家的财力支持,女婿仕途经济出头上位根本也不是难事,贾府和王家其实很需要这样的人给他们做事,比如贾雨村,赖尚荣都是因此上位的。
这也总比让宝钗在贾府耽误这么多年青春好多了吧,然而薛姨妈并没有这么做。
那么,既然薛姨妈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在乎,又怎么会在乎别人的家的女儿是否婚姻不顺心?这不是笑话吗!慈姨妈是不假,只不过她的慈爱只给薛蟠一个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