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全46讲 主讲-吴晓明 视频教程

施特劳斯 站在实体的立场上
鲍威尔 战在自我意识的立场上--青年黑格尔派 他们站在黑格尔哲学的某一个立场,并且把这个立场彻底的发挥。
马哲思想的开端,1841年 博士论文
自我意识的立场
所有古代的哲学家都认为德谟克里特和伊比鸠鲁的原子论没有区别,马克思在把这两者等同起来会有什么问题。
自我意识原则的优越性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立场
1842-1843 莱茵报时期
1、同自由人的决裂 , 鲍威尔兄弟为首的,
施特劳斯对圣经进行历史的批判,鲍威尔进行批判的批判
黑格尔哲学是柏拉图主义的完成者
费尔巴哈哲学 :
1、对宗教的人本学批判
2、对一般哲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3、感性-对象性 费尔巴哈的基本立脚点 --所谓现实性,以感性-对象性来确定,用哲学术语来讲,本质性被倒回到感性和对象性当中去。--费尔巴哈认为现实性就是感性, 这个和整个柏拉图以来的传统都是不一样的,形而上学意味着柏拉图主义。
形而上学意味着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被区分开 。
费尔巴哈认为凡感性的事物是现实的。
对象性,就主体而言,对象性,同样是现实性直接的形式是对主体而说。
费尔巴哈有两个命题:·主体如果没有对象它就是无。--针对黑格尔的绝对主体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把主体看作实体,实体即主体。
自我意识把对象看成自己的创造物即意识。
·与主体本质相关的那个对象是主体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上帝是人创造出来的对象,这个对象和人本质相关,但是上帝是人固有又客观的本质。
现实的主体有三种对象:1、自然界,现实的主体有它的对象,它的对象是自然界,自然界意味着人固有而客观的本质。2、我 ,以另一个人作为对象。-我以你作为对象,你就是我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因此人是社会的文化的存在物,如果没有你那么我就是无。3、上帝
国民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1、重商主义或货币主义(政治经济学前史)
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条件:集中货币财产 、生产为了商业。
货币怎么转化为资本,货币投入生产领域当中,产生超过自身价值以上的价值。
流通看成最重要的事情
所有的使用价值包括货币都要投入到这个过程
W-G-W 一般流通的公式 -目的是使用价值
*****' 商业资本的公式, 要求增值,货币不是流通手段,变成增值手段,因此叫做资本,商业资本。 它首先是一定数量的货币-交换价值,然后购买使用价值,出发点是货币,要求达到的是货币本身的增值。
原先的特殊财富(比如买只鸡,自己吃)变成了一般财富和抽象财富用货币来标识。
所有的事物都有价格,哪怕不卖也有价格,发达的流通和普遍的市场出现了,
2、威廉 配第 现代政治经济学之父,第一次提出了经济学科学的问题,市场价格所环绕的那个平均价格是什么来决定的? 1、商品的自然价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数量来决定---这是劳动价值论的先河。2、自然价格同劳动的价格成比例(反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就会减少。
现代的方法,借用自然科学,应用到经济学,加上数学的形式,
3、重农主义,法国 魁奈, 财富的源泉是围绕纯产品展开的 ,有没有出现纯产品,把财富的增长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叫财富的增值, 另一叫财富的加算。农业出现纯产品,是财富的增值,/加工工业没有财富的增值,只有财富的加算,更不用说流通领域。
完成了经济学上决定性变革,财富生产的真正的领域不是流通而是生产,尽管观念狭隘,限制在农业的领域,但这样的观点代表了古典经济学重要的转向,致命打击了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 流通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把财富增长的领域从流通转到生产,尽管理解为农业。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这样讲: 重农主义者把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为对资本主义生产分析建立了基础。
4、完成: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价值方面 亚当斯密:1、确定劳动价值论基本形态,任何物品真正价格等于获得该物品的劳动和努力。2、亚当斯密规定古典经济学基本的领域:三个基本阶级的三种收入,利润、工资、地租。资本家利润,工人工资,土地所有者地租。 3、开始研究资本的构成,主要研究 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