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五颜六色的花朵将盛开在我今后的每个盛夏 | 志青春

本期导读: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姚彦群,贵州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服务于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源村镇初级中学。

向阳生长的花
今年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学校给每位女教师都准备了一束向日葵,握着这小小的花束,我想到了源村的向日葵们。

来到源村已经快一年了,回想起刚来的时候,我一点都没有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相反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现在想想,能对陌生环境这么安心,大概是因为我们在源村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接待的老师们就对我们表示感谢,他们反复提及:从2014年第一届研支团来到这里,至今已经八年了,八年来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扎根于源村。感谢研支团为源村的教育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感谢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坚守为源村中学乃至整个源村镇带来了青春与活力。
可我认为恰恰相反,我们更应该感谢源村,是源村中学教师坚守一线的教育情怀,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让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
有一次办完活动,詹校长和我们一起散步回学校,在路上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教育,关于中学的孩子们,关于以前研支团的学长学姐们,关于这些年源村的变化……时间有点晚了,詹校长的家跟中学是反方向,离中学还有大概一百米的距离,我们跟詹校长说不用送了,他坚持送我们回去,我们说方向不一致呀,他坚定地说:“中学,就是我的方向!”那天学校空无一人,但我相信詹校长能通过这空荡荡的房屋,看到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未来。

我们的办公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研支团办公室”,但研支团办公室还有很多老师,和蔼可亲的王老师、温柔知性的袁老师、善良端庄的彩霞姐、独立强大的瑜姐、美丽养生的鲜姐、活泼可爱的娜姐。我们会在办公室讨论怎么教育学生,会不停地问问题:这个表格怎么填?教学工作手册应该怎么写?班上学生闹矛盾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和家长进行沟通?……无论我们问什么,老师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对于我们来说,他们是我们进入源村中学的第一任老师。
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要负责的不单单是学生的学习,还有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在他们的言语中,我听到了一句句真心实意地教导,谆谆教诲指引着祖国的花朵向阳开放;在他们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了心与心沟通的温暖。
透过他们,我看到了基层教育者是怎样浇灌培养祖国的鲜花,更从这些默默无闻的向日葵身上看到了耀眼的光芒。

说起源村啊,怎么能是几句话就能概括的呢?忘不了李主任每次谈及教育时那闪光的眼神,忘不了菊姐平时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忘不了“全能王”雷校总是利用周末时间修理学校各种设施,忘不了景老师说“有什么问题尽管找我,我都会帮你们解决的”,忘不了每一次见面时何老师可爱的微笑,忘不了葛老师冒着大雨赶回学校整理电线,忘不了食堂姐姐们每次给我们打“巨无霸”饭,忘不了源村街上一张张温暖的笑脸……忘不了这些如向日葵般永远向阳生长的人们。
忘不了的,又何止是这些……
东南西北花
我们寝室门口有一片东南西北花,花开艳丽,各朝一方,但却紧紧生于一根枝上。去年夏天,我们从各地赶来,共同奔赴源村。源村分队五个人,五种性格,五种习惯,却有着一颗相同的心。

刚到源村的时候,我们做什么都在一起,还根据各自的性格取了专属于彼此的昵称:王小呆、向小叨、柯小七、姚大聪明、任大壮。我们喜欢一起去赶集,去感受源村最淳朴的风土人情;我们会不定时开小会,一起商量班级最近发生的事情和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我们彼此分享开心,也共同消化难过与不安。

如果我们出门少了一个人,学生就会问:“XX老师呢?怎么不和你们一起走呀?”平时有什么事找某个研支团老师找不到时,也会马上找研支团别的老师问,我们仿佛就是“研支团人肉探测仪”,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知道其他队员的行踪。连去街上赶集的时候,做生意的叔叔阿姨也会问:“我记得你们好像是五个人吧,还有的人怎么没来呀?”

任大壮是七(2)班的班主任,也是我们五个人里唯一一个担任班主任的。有一段时间,他外出参加培训,照顾七(2)班孩子们的重任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我们身上。一有时间我们就会去班上巡课,看看孩子们有没有认真听课,下午带着同学们练操,有时候四个老师会一起守着,他们叫苦连天:“为什么这么多老师守我们!”而孩子们也知道,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找班主任,班主任不在的时候找研支团的任何一个老师都可以解决,我们好像成为了四个“小班主任”,在共同管理着我们的孩子。
我崩溃大哭的时候,是他们陪在我身边,告诉我一切都会过去的,是他们不发一言,帮我把所有没处理完的事情处理好;我工作繁忙的时候,是他们帮我理清工作思路,一直告诉我“有需要随时到”,是他们主动接下我的责任,告诉我一个团队就是要互相帮忙,不能一个人扛。
我们感受着彼此的感受,消化着彼此的情绪。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觉得再艰难再迷茫的日子,也有人陪着我走下去。在这里,“5”不是五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我不是孤孤单单的“我”,而是“我们”。
我们像东南西北花一样,各自绚烂,同属一根。
五颜六色的花
源村有各种各样的花,四季都在开放,从不停息。在去年夏天,我也种下了一片花,像玫瑰般夺目,如栀子般芬芳,似野菊般顽强,若木槿般蓬勃开放。我用一年的时间教他们学习,他们用一年的时间教会我成长。


上个学期我的花儿们有些带刺,她们不舍原来的老师,更抵触新老师,有一个同学表现得尤其明显。一开始我不太清楚毕节市考试的卷子是哪种排版,就找了一种排版不同的卷子给他们考试。一次考完我跟她说:“这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呀。”她当时特别大声地说:“我们期末又不是考这种卷子!”我当时觉得她可能是在找借口,就说:“考哪种卷子都是一样的,现在考得不好没关系,继续努力就好了。”“本来就是因为考的卷子不一样!要是考我们自己考的那种卷子,我能考七八十分!”说完她还特别不服气地白了我一眼。为了不影响课堂纪律,下了课之后我和她私下聊了一下,我们谈了很多,关于现在的状态,关于学习,关于人生,关于理想……快离开的时候,她交给我一张纸条:“上个学期,您差不多给我做了三四次思想工作,但是我都没有当回事,我后来想了想,您有精力、有时间给我做工作是觉得我学得懂,还有救,所以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从以前的七八十分,到现在每次都向着一百多分进军,我想这期间她提升的不单是成绩,也收获了成长。
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去过最远的地方不过离家几十公里,有同学到过城市之后产生了感慨:“那高速公路桥上的汽车是如此的快,像开飞机一样,一会儿就没了,我还看见了双层公共汽车,高楼大厦里的霓虹灯不停地闪烁着,广场上的歌声震撼着这个街道,到处都是吃不完的东西……等我长大有钱了,我要带上我的父母去更远的地方。”


能到更远的地方感受城市的繁华,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梦想,城里孩子司空见惯的景象于他们来说却是奢望。这里没有公交,没有地铁,没有火车,没有飞机,他们向往城市生活,却不自卑于农村出身。没有工具,他们就靠着双腿丈量自己脚下的路;没有丰富的课后生活,他们就树立梦想充盈自己的内心。有同学在作文里写《我的梦想》——“我们学校来了一群支教老师,他们年轻、热情、有活力,他们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像他们一样的好老师。”一想到我的这些花儿也会长成参天大树去照顾新的种子,能给他们种下梦想的种子,能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能让他们找到前进的目标,我就觉得万分荣幸。教育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这不就是传承的力量吗?这不就是我来这里的意义吗?
尾声
初中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如何隐藏自己的情绪,也知晓相聚离别乃人生常事,在离别到来之际,反而是他们在告诉我不要担心,他们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我的期望。
“老师老师,我们毕业晚会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回来哦。”
“老师老师,你们会不会经常想起我们?”
“老师你们放心哦,我们肯定会好好学习,不让你们失望的。”
“老师,跟我拍张照嘛,我想你的时候可以看看。”
有同学在给我的告别信里写道:“您让我懂得了付出,学会了如何学习,我们肩负不同的责任,只是短暂同行,即将奔赴不同的方向,山高水长,唯愿珍重。”
他们领着白云、朝霞、高山、苍穹,奔向我,虽然相处只有一年,但是就着回忆,就着这宝贵的回忆,我大抵也能饮一杯源村的烈酒了。
《飞鸟集》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别的岁月里飘进我生命中的云朵,不再落下雨滴,也不再兴起风雪,只把色彩挥洒于我落日的天空。”那五颜六色的绚烂的花朵将盛开在我今后的每个盛夏,永怀芬芳。
人海茫茫,分别之后总会迎来新的相聚。今年夏末,又会有一群红色身影踏进这片土地,他们将接续我们的故事,以崭新的面貌,书写新的篇章,留下新的芬芳。

End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投稿
编辑:卢嘉鸣(厦门大学)、张连豪(南京邮电大学)
插画:千库网
责编:王倩倩
校审:盖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