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人交流,发现自己不足
时常复盘与别人的交流,觉得才不会虚度那段时间,就好比谚语“不动笔墨不读书”。印象中有许多次与他人的交流,但是说了些啥,现在大都不记得了。
虽然这时可以用爱因斯坦1936年10月15日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提到的一个观点“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安慰自己,但还是觉得不妥。
本科毕业时和实验室的导师聊了一个晚上,实习时和隔壁部门的领导吃饭,都是一大堆社会经历的涌入,如今能回忆起来的东西也没多少。
见到朋友圈里优秀的人不管直播还是线下都会去复盘,展现得形式有朋友圈也有公开化写作。我以为内容的组织形式可以会议纪要看齐,形成文字也好温故,而且锻炼总结归纳的能力。
别人曾经和我说:有人当着领导面毕恭毕敬x总,x总的喊,背后又说这不好那不好,这是把自己在其他同事面前放在什么位置上?里外不一
那么我在想,既然可以辩证分析和看待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是不是可以相同得去理解这种里外不一呢?

原发布时间:2023-02-25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