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色彩斑斓的中华鳑鲏

2022-10-19 11:23 作者:蓝色精灵志愿服务队  | 我要投稿


名字冠以“中华”的鱼类对应着它在中国地区的土著性,中华鳑鲏(pánɡ pí)就是其中之一。

有中华鳑鲏的造景中一般会加入河蚌
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

作为鳑鲏属的小型鱼类,中华鳑鲏可不像它的名字展现出来的那样生僻,生活中它出现的频率可不少,只不过是只知其型不知其名罢了。例如在水族缸里,色彩鲜艳的它便是造景者们挑选的常客,它们在缸中的假山石缝间穿梭,为缸中增添了鲜活的色彩。

由于长相艳丽,它被欧洲人称为“中国彩虹”。在20世纪,日本天皇曾专门派人到中国追寻它的足迹,它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如果说它深受水族造景的欢迎的话,在垂钓者眼中,小型的它便显得“一文不值”了,刺多肉少加之处理过程麻烦等劣势让已经上钩中华鳑鲏或是被放回,或是沦为猫狗盘中餐,但惨遭嫌弃的它却拥有鲜美的肉质,褒贬不一的评价在它身上显得尤为突出。

中华鳑鲏到底长什么模样呢?首先它的整体呈现出侧扁的形状,区别于其他鱼类的重要特征是其侧线不完全,无口角须,尾部沿侧中线有一不完全的银蓝色纵纹,各鳍淡黄色,尾鳍为橙红色;雌鱼背鳍前缘有一黑斑,生殖期输卵管突岀,雄鱼在繁殖期可呈现出金属蓝色。

中华鳑鲏栖息于淡水湖泊、水库和河流等浅水区的底层,喜欢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澈水体中集群游动。它们有着强烈的“干饭魂”,体型小的它们在摄食方面显得异常凶猛,加之其群居的生活习性,你便能够想象到一群凶悍的“干饭鱼”猛烈竞争食物的壮观场面了。

中华鳑鲏为杂食性鱼类[1],浮游动物、藻类以及有机碎屑它都来之不拒。由于个体比较小的缘故,它们喜欢集群的生活,集群能给与它们以更大的安全感,成鱼尚且如此,更遑论仔鱼了。但它们也不是毫无自保能力,中华鳑鲏仔鱼们游泳迅速,反应敏捷,具有一定的躲避敌害能力。中华鳑鲏适宜生活的水域温度范围较广,在南方和北方都能生存,它在中国的分布也很广泛,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各大水系都遍布它的身影。

中华鳑鲏
https://zj.zjol.com.cn/

中华鳑鲏的繁殖能力与体长体重密切相关[2],这也限制了它怀卵的数量。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它采用分批产卵的方式以增加繁殖后代的数量。为了种群能够更好地延续生存,它们采取了特殊的繁殖方式——将卵产于河蚌体内,以提高孵化率,这无疑为无双亲护幼行为的中华鳑鲏的后代得以被保护提供了防御基础。

每年的4~7月为中华鳑鲏的产卵旺季,它的卵呈橘黄色且形似葫芦。每到繁殖季节,中华鳑鲏的雌、雄鱼均会出现第二性征,这时期的雌雄鱼在色彩上便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雄鱼用更为艳丽的色彩来展示自己的魅力以吸引雌鱼,其眼瞳为橙红色,且背鳍的前外缘显红色,腹部后缘黑色,吻端、眶上骨上分布着细密的珠星;雌鱼体色较为黯淡,眼瞳无色,其产卵管延长为排卵活动做准备。对于为后代寻找合适的孵化地这项艰巨的任务,它们丝毫不含糊,5~8厘米宽的背角无齿蚌或圆顶珠蚌是它们选中的优良载体[3]。

中华鳑鲏在繁殖期为雌雄成对出现,共同在水中寻找后代的栖息场所,一旦在水域中适合其受精卵生存发育的河蚌载体,雌鱼就会将产卵管插入河蚌的出水孔中,将卵产于河蚌的鳃腔内,随后雄鱼在蚌的入水孔附近射精使卵受精形成受精卵,其附着在河蚌鳃瓣间进行发育,完成排卵后雌鱼的产卵管将会萎缩直至下次产卵时恢复长度。河蚌的呼吸可为受精卵提供充足的溶解氧,提高卵的孵化率。河蚌的贝壳能避免中华鳑鲏受精卵被泥沙掩埋以及被敌害生物捕食[4],使其安全完成孵化,孵化后的幼鱼在能够开口设施后才会离开河蚌独立生活。

处于生殖期中华鳑鲏的学习能力也不落后,经过T型迷宫驯化后,它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得以显著提高,其中的生殖期的雌鱼更是比雄鱼有优秀的空间学习能力[5]。

虽然中华鳑鲏属于无危物种的行列,但由于自然水体水质的恶化,原本随处可见的野生中华鳑鲏数量也在减少,为了让这一土著种拥有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行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张慧,谢松,李丽君,黄宝生.白洋淀中华鳑鲏的生物学特性[J].河北渔业,2010(04):4-6.

王权,王建国,封琦,黄爱军,戴青,袁圣,赵建华.中华鳑鲏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05):193-194.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4.05.112.

[3]王权,王建国,黄爱军,封琦,朱光来,陈小江,熊良伟,朱云干,陆宏达.中华鳑鲏产卵时对河蚌大小的选择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22(04):559-562.

[4]王权,李育培,王建国,闵宽洪.中华鳑鲏两性形态特征和雌性成体生育力[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2):200-203.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3.02.152.

[5]朱玉蓉,刘焕章.中华鳑鲏空间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6,35(04):82-86.DOI:10.13300/j.cnki.hnlkxb.2016.04.014.

色彩斑斓的中华鳑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