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11统考/自命题学硕,可以读哪些参考书?

2023-02-15 22:05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前两天跟同学们聊了聊考333教育综合要读什么参考书,今天我来给311统考学硕还有自命题学硕同学详细说说阅读哪些教材。

首先同学们要知道,31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注重前沿性,而绝大多数自命题学硕院校会参照311统考学硕来命题,考试风格趋于一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311统考学硕和自命题学硕的考点没有一本教材可以覆盖。


而且考试超越知识表面的背诵,会考理解、考应用、考设计,还有约30%内容来自于教育学研究前沿,需要通过其他书籍进行补充,同时也要及时关注热点等。


而读教材能让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的底层逻辑,尤其是对跨专业的同学,教材的详细论述能够比较好地引导大家入门。


所以我今天推荐的学硕参考书,是综合了考纲、考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大家选择出的一些与之相对较匹配的书籍,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参考和阅读。


凯程拓展阅读

考333可以读哪些参考书?


中国教育史参考书目

中国教育史的参考书,我给大家推荐以下三本。

前两本是孙培青老师的《中国教育史》和他新出的《中国教育简史》,另外一本是王炳照老师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下面和大家来说一说这几本书的特点。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我们可以以孙培青老师的蓝皮书《中国教育史》为主进行阅读,这本书是中国教育史学科奠基式的著作,写得非常全,目前可以说是不可超越的,其他讲解中国教育史的书籍都会参考这本书。


书中的语言比较凝练,按照时间朝代顺序纵向进行编写,知识体系与大纲匹配度比较高,可以说是中教史学习的必读书籍。


孙培青《中国教育简史》

相较于孙培青老师按照朝代编写的《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简史》则是按照专题来编写的,这两本书集合,就把整个中教史的横纵向给打通了。

孙培青《中国教育简史》章节概览


这本书也是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文笔好、可读性强、有底层逻辑,整体架构采用了横向专题总结的形式,非常适合去考试,而且还贡献了很多综述性好题。


但是这本书不能一上来就读,在阅读学习前需要有一定基础才能读明白。


建议大家在系统学习了中教史科目后进行阅读,有了纵向的铺垫再读就能够双向打通任督二脉,能够比较有效地提升大家的学习效果。凯程也会在真题课,从这本书中抽出一些题让大家练习,防止考试会考到。


准备初试的时间比较紧张,大家可以等到考试结束以后再看一看,开阔自己的眼界。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

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再看看王炳照老师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但它和孙培青老师的蓝皮书80-90%的内容都是相似的,重复性很高。


‍所以,凯程在编写《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的时候,以孙培青老师的蓝皮书为主,加入了10~12%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上独特新颖的内容,尤其是古代教育史部分的内容,相当于这两本书的知识我们都涵盖了。

24考研新版《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因此,如果你们真的很想读教材,去读孙培青老师的《中国教育史》就可以了。其他书上的新内容,我们会在课堂上做增补,让大家学得更全面。



中国教育史参考书目阅读建议

  • 必读教材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 选读教材孙培青《中国教育简史》、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参考书目


外国教育史的参考书,主要有以下两本。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

第一本书是吴式颖老师主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它是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我读过不少其他讲外教史的书籍,感觉还是吴式颖老师的这本书读起来最好,它最大的特点是最权威、最详实、最丰富,而且易懂,把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教育史,按照时间线索非常清晰地梳理下来了,大家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读这一本就好。


但是这本书也存在问题,由于外国教育史的知识体系很庞大,要兼顾和总结的内容太多,所以建议大家古代按顺序读,而近代部分跳读。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

第二本书是张斌贤老师主编的《外国教育史》,这本书以大的时间线索和历史阶段,从每一个世纪中拎出来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各有什么变化和发展,但有关教育思想的内容写得并不丰富。


有些院校会指定阅读这本参考书,但我认为它对考试来说有些不够用,而且它的内容大概有80%与吴式颖老师的书重复,只是框架体系有所不同。


所以,剩下不重复的大约20%的内容,我们会补充到课程中,带着大家进行专题梳理,这样就能够学得全面了。



外国教育史参考书目阅读建议

  • 必读教材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


  • 选读教材张斌贤《外国教育史》


教育学原理参考书目


教育学原理也叫教育学基础、教育学概论、教育学等,但这些词汇只是名字不同,其实内容是相通的。


可以说教原这个学科,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几个学科里最不容易理解的学科了,所以越是不读教材,可能就越不会做题。


教原的参考书目,主要给大家推荐以下4本。



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

这本书的内容与31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有50%对接,书中有一些观点非常新颖,大部分内容可能更符合现在很多师范学校老师的基本想法。所以以往的考试在一些思想性考题上,往往会体现《教育学基础》中的内容。


所以如果要读参考书,建议大家首选这本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

郭文安、王道俊《教育学》

郭文安、王道俊老师的这本《教育学》也是比较有名的,内容条理清楚,基础知识点解释详尽。


这本书部分内容和311大纲相吻合,适合零基础跨考考生阅读,但书中有些观点比较陈旧,所以如果不是院校制定参考书目,不推荐大家去读。


柳海民《教育学原理》

这本书在内容选取上着重考虑理论的基础性、内容的时代性和使用的广泛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同时它参照311考纲的要求编写,与大纲有50%相匹配的内容,兼顾系统学习与准备考试两方面的需求,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读一读。


项贤明《教育学原理》(马工程版)

最后一本项贤明老师的马工程版教原,好多别的书中没说清楚的概念,它都说清楚了,而且很前沿,所以我们还把他的一些好的观点放到了《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中。


如果你们学校就考向贤明老师的书,只看这一本书就可以了,我们也专门开设了课程讲这本书,该课程会在之后为凯程学员免费开通。


以下是目前已知参考书是这本书的院校,没有整理到的学校,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 三峡大学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西华师范大学学硕

  • 中南民族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 山西师范大学

  • 湖北大学

  • 渤海大学

  • 吉林师范大学

  • 河北北方学院

  • 鲁东大学学硕

  • 湖南师范大学


关于教育学原理这门学科,我读了很多书,总体来说知识体系是共通的,只是有些知识的讲解会很深入,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观点十分有思想性。


很多需要学习的内容甚至不在书上,可能会在老师的论文中、平日授课的PPT讲义上等,尤其对于311大纲来说,这些内容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学习的。 

那些比较有深度、值得且需要学习的内容,我们也都会在课程中给大家全面讲解,进行补充和拓展。



教育学原理参考书目阅读建议

  • 必读教材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


  • 选读教材柳海民《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马工程版《教育学原理》(部分特殊院校必读);郭文安、王道俊《教育学》(部分指定院校必读)


教育心理学参考书目


教育心理学专业性很强,大家读起来比较费劲,可能读一遍发现自己没读懂,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解,理解才是记忆的基础。


关于教心的参考书目,我们主要推荐以下3本。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这一本书是全国奠基性著作,和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统考大纲最匹配,编写得比较深层次、全方位,而且最具理论特性。


但它的专业性比较强,写得有点深奥,专业词汇有点多,一不留神就看不懂了,往往很多同学读书到第2-3轮才能理解。


这本书有北师大和高教社两个版本,这两本参考书我做过详细比照,发现它们70%的内容都是相同的,可能会考到的那些知识点,很多内容和写法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选择一本进行阅读就可以。


如果你感觉教心的书读起来比较费劲,可以先听课,听完课再去读就会好很多。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张大均老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通俗易懂,零基础的同学都能读得懂。这本书实用性比较强,但相较于《当代教育心理学》,这本书讲解的深度不太够,和大纲的匹配度也不是特别高,所以大家可以视情况进行选读。


由于教心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太强,因此我们在编写《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时,增加了大量的案例,这样就能把抽象的理论讲清楚,帮助大家理解到位。

24考研新版《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教育心理学参考书目阅读建议

  • 必读教材

    陈琦、刘儒德北师大版或高教社版《当代教育心理学》


  • 选读教材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教育研究方法参考书目


和教原一样,没有一本书可以跟311统考大纲相吻合,所以还是首推大家看《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24考研新版《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书中的教研部分是我们结合了多本教材编写而成的,还加入了大量的举例,不然大家很难真正学明白。


比如,在描述一些抽象概念时候,《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在每个概念下面有一个【举例】的说明。

24考研新版《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如果你想要阅读参考书,可以看看以下2本教材。


陈向明《教育研究方法》

由陈向明老师主编,全国重点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研究方法》中,有很多其他教材说不明白的知识点,这本书讲得非常清楚,而且相对更易于理解一些。


可能你们看完之后觉得有些地方和《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不匹配,其实主流的研究方法就那些,不同的书只不过是标题词不同,但主要的核心内容大体都很相似。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还有一本比较流行的裴娣娜老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我不太推荐大家去读,因为其中有很多地方介绍得不是很清楚,而且有些内容案例有点少,比较理论化,也有好多内容的介绍不够新颖和实用,不是特别接地气。


当然我本人是非常崇拜裴娣娜老师的,我只能说一代一代的学者们也在不断地向前走,所以新出版的一些书,可能价值性也会更加凸显。


 教育研究方法本身应用性就很强,会通过设计研究或教学活动来考查,因此不能死记硬背,只能靠理解。


所以在编写《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教研部分的时候就增加了特别多的案例,相信大家看到会觉得学起来轻松很多。



教育研究方法参考书目阅读建议


  • 必读教材陈向明《教育研究方法》

  • 选读教材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关于各学科的参考书目,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大家的自身情况不同,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决定就好。


但我个人是读过很多教材的,我觉得读教材让我更有分辨力,让我能看到更详细的阐述,了解很多知识,而且了解得更全面、更深入。


除了以上给大家推荐的这些教材,我建议你们认真读一读《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因为宝典就是大纲的详细版,教材的精缩版,并且专门针对应试,而没有任何一本教材完全匹配考试。

24考研新版《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我们在编写《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的过程中,参考了很多教材,还结合考情和考纲,将前沿性的教育学热点、能帮助大家更易理解知识的案例,都总结出来了,非常全面且细致。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我们增加了大量的拓展、案例、助记和总结等,将教材中枯燥拗口的内容梳理清晰,以便于大家学习的形式和体系进行罗列,具体知识点的阐述也非常考究。


大家读完教材再结合《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去学习,会知道那些教材是如何被缩略的,会理解得更透彻,能更好地去应对我们的考试了。


凯程今年依然为大家开设了教材带读课程,如果你们实在觉得自己教材阅读有困难,还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教材,梳理框架,让自己思路更清晰,理解更深入。


去年关于教材带读进行了问卷调查,有一些学员反馈这部分课程稍微有点耗时,因此今年学员的课程列表中删减了这个部分,把23年的教材带读课放在未来教育家学苑中供有相关需求的同学选修。


教材带读入口:未来教育家学苑-加餐区-教材带读课

以上就是关于学硕同学阅读参考书目的建议,希望大家好好利用手中的资料和课程,更高效、更灵活地学习和运用知识,加油!



311统考/自命题学硕,可以读哪些参考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