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华原创丨端午杂记

端午杂记
文/石清华
进入六月,高考和端午是妇孺皆知的两件不变的大事。高考万众瞩目,几家欢乐几家愁;端午全民参与,往往伴随千般滋味在心头。
随着“咔嚓”一响,我家防盗门随之洞开,但见进门处一双白色的尖尖鞋。即扯起嗓门大叫:“老巴子,兜风去,端午节放假三天。”
同为教书先生的老婆白云,已经捷足先登,斜躺在沙发上,目不斜视、两手微握,大约在为各条射出的金色龙舟加油、鼓劲。她望一望老头子,微微一笑:“你的开车技术能行吗?”
“很年轻时就会开自行车了,电动车是憨头都会开的。你老头子比憨头总强一点吧。”
“那好,我们到松西河边的高架桥下去砍一些艾蒿、割几把菖蒲,洗净晒干后放好,到时候把家里熏一熏,杀杀菌,消消毒。”
她这一说,让我想起了后人们为怀念屈原而写的一副对联:菖蒲作剑劈佞道,艾蒿为鞭镇邪妖。赋予菖蒲、艾蒿如此巨大的威力,可能只是人们对正义、忠诚的一种渴望吧。如果真有这种神力,暴秦哪敢东窥,三闾大夫也不会自沉汨罗。不过这两种香草能驱蚊虫却是真的。我当过七八年的放牛娃,只要长有艾蒿的地方,就没有叮咬人畜的蚊虫。因此把菖蒲、艾蒿割倒晒干,驮到牛屋,将干的湿的草混合点燃,只有暗红火星催生袅袅青烟,在牛屋周边徘徊,宛如孙悟空画的禁妖圈,那些磨牙吮血的蚊虫,只好对牛呆看、望烟兴叹。
“行。”穿上球鞋,拿上切菜刀,戴上头盔,全副武装地向高架桥下进发。
沿2O7国道南向缓慢前行,两眼紧盯前方,能躲则躲、能让则让。比“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还稳重。不论多么迷人的美景,绝不斜视,因为它们都没有自己的生命重要。叮嘱老婆不要同自己讲话,碰到车多、人多时就推着车走。不多一会儿,离开国道,西拐进入乡村厚实、平坦的水泥路,绷紧的神经才略略放松了些。以每小时二十华里左右的速度前进,就和骑自行车相似,但要轻松得多。不慌不忙地行进,东张西望地游览。绿油油的庄稼,前俯后仰的劳动者,游弋在渠中水塘的鸭子等等,尽收眼底。
南面岳宜高速公路上东去西来的各种车辆,不知疲倦地奔驰着,扬起团团烟雾,喘着“呼哧”“呼哧”的粗气,唱着国强民富的歌。水泥路两边盛开的白色野胡萝卜花,混合着多种野草的清香,冲洗着娇肺上的尘埃。阵阵南洋风抚摸着每一个毛孔,擦干冒出的混合液体,将凉爽涂满全身。高处的棉花苗,张开的一片片小手掌般的叶子,相互摩挲,欢迎红日,积蓄力量,努力向上。低处的水稻,把根扎入水下,要喝一个够,一根根细长的叶子,伸向空中看阳光,彼此间似乎一定要争个高低,积淀人们所需的能量。田地间劳作的人们,或蹲下去,拔除杂草;或弓着身子,一锄一锄地松土;或直立稻田中,背着治虫的机器,深一脚浅一脚地来来去去。他们也许默默无闻,也许粗野卑微,也许被贵人们看不起,但他们却创造着人间之美。你看那金色的稻浪,白色的云朵,飘香的果蔬,哪一样是达官贵人们不需要的?
爬上大堤,车停高架桥下,躲过热情的阳光,与白云骈坐于干净的水泥路边,相互看一看、笑一笑,任凭大自然摆布,享受城里所没有的清新。俩人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瞅瞅看看,没有甜言蜜语、没有眉来眼去、没有放歌长啸,但却“此时无声胜有声”,演绎着人生之乐。无论如何,没有了年轻人的那份激动,有的只是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喜悦。
小憩一会,拿起切菜刀,在竹林旁,玉米地边,砍了几把艾蒿,在手中掂了掂,有些分量。将顶端的嫰叶摘下一点,捻一捻、嗅一嗅,那含有中药味的浓郁清香直钻进心扉。也许是这浓郁清香味,成就了屠呦呦的诺贝尔医学奖。将其抱到堤上,化作一小捆,放在车前。回望堤下,才看见乌油油的玉米杆上,穿着绿色外衣的苞谷,身材苗条,顶着一髻儿紫红色的细丝,瘪着的腰肢正在努力吸气,要把自己鼓得壮壮的。想着苞谷煮熟后的香甜,不禁垂涎欲滴。再看那纺锤形的成熟玉米,横身胀得绿衣都快撑破了,比丰满的女人还放肆,也就更加诱人。我朝老婆看看,她向我笑笑。真是心有灵犀:买几个回去。左右光顾、前后扫描,不见有人,于是大喊:“有人吗?要买苞谷。”几声呼唤,没有回应。要是去买,五角一个。既然没人,又想尝鲜,只好私自掰啰。拿了切菜刀,摄手摄脚地走下堤坡,轻轻拨开草丛,生平第一次做这不光彩的事,还真有点紧张。不过,这是暂时的。来到玉米地里,除了老婆,谁也看不见。选了个最大最胖的苞谷,稍稍向下一按,“咔嚓”一声脆响,但仍连着玉米主杆,若用力一扯,则可能扯断主杆,那上面的两个未长成的小苞谷就报废啦。用刀一割,就不会了。如法炮制,又割了一个。抱着两个苞谷,喜滋滋地爬上堤坡,老婆一手一个拿着,略作整理,扬长而去,生怕被抓到似的。
回家后白云掌勺,我当助手。将摘来的苞谷做干扁粉蒸肉的垫底为主菜,一会儿,连同炒菜、凉盘、果拼、酒一起摆桌阳台上。与老婆对坐,一边看歌舞,一边吃喝。啃一口玉米粒,柔软、香甜,确实比街上买来的好吃,但内心深处却很是愧疚,出身农民的我没有挡住这新鲜苞谷的诱惑,在此为私自掰了农民兄弟的两个玉米棒而真诚地道歉。自斟自酌几小杯,瞄瞄窗外:蓝天白云之下,有几片暗灰色的云飘忽不定,斜阳照着菖蒲雪白的块根翠绿的剑叶。而今若说用这两种香草镇妖避邪,只是笑谈罢了。虽说身逢盛世、国泰民安,但鸡鸣狗盗、蚊叮鼠窃却时有所闻。如我吃着掰来的苞谷,喝得双眼朦胧,还敢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吗?
佳节之时,有小酒喝,有女人陪,有美味吃,特别惬意。当然,也得感谢苞谷主人和其他的辛勤劳动者。
(2018年6月18日)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退休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