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江心理医院:开学季!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开学综合征”
每年开学其实都是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一个时期,为什么?
开学了,各个中、小学的校园里又迎来了众多学生。每年的九、十月份,这个时期也是学生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开学综合症”显现,学生入学适应将变得困难、情绪问题增多。通常,学生在假期过后,从比较轻松的居家环境、松弛的假期休息状态直接进入有规律、紧张的学习状态时,就会出现“开学综合症”。过于“放松”的假期生活与过度“紧张”的学习节律落差太大,这样一紧一松,人在生理上因过于快速的改变而不容易适应,心理上也难以接受。
开学季容易诱发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适应困难
假期过后,从放松自由的居家环境直接进入严格管束的校园生活及紧张的学习状态,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即“开学综合症”。假期结束返校时,学生的“心理假期”还在持续,睡眠习惯、饮食习惯等未能调整过来,加上应对能力不足而无法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烦闷、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反应,伴有失眠、嗜睡、食欲不振等躯体反应及注意力下降、上课走神、人际交往困难等行为问题。
2、电子产品依赖戒断反应
丰富的网络世界会给人带来非常强烈的感官刺激令人沉迷,有些学生在复学前,大肆熬夜通宵玩手机,复学后,手机不在身边,心理上空虚,心烦意乱,对什么事都觉得没意思,甚至坐立不安、莫名的焦虑、无所适从,无法做其他的事情,好像整个生活瘫痪了一样。还可能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情绪烦躁不安等情况。
3、抑郁情绪
学习压力的增大、人际关系的紧张、校园欺凌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愉悦感丧失,自我评价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前途暗淡悲观,睡眠差,食欲差等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的行为。
4、焦虑情绪
有些青少年学生担忧开学后如何与老师、同学处理人际关系;有些青少年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紧张担心被老师、家长批评,害怕成绩下降,内疚不安,想上学又不敢上学,进一出现过度担心、恐惧、多思多虑等精神性的焦虑,有一部分学生还会出现躯体上的焦虑,表现为多方面的身体不舒服,如肌肉紧张、心跳加快、头晕胸闷、出汗手抖、胃部不适等。
如何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01
自我调整
开学初期,部分青少年可能无法及时适应,很难收心,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调整心态,将开学所出现的焦虑、烦躁等情绪正常化,顺其自然,逐步进入学习状态。也可通过倾诉、适当的运动以及调整作息时间等措施来放松身心、自我调整。
02
家长帮助
学会倾听,真诚沟通。家长不要一味否定、批评孩子的外在行为表现,试着分析其内在心理需求和困惑,学会尊重孩子,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同时,父母需要定期与学校班主任进行沟通,从多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而不是“越俎代庖”。
03
学校帮助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室等为需要的孩子提供帮助,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在活动中成长。老师可以用微笑、话语等鼓励青少年,引导他们了解自己、树立自信,帮助青少年认识心理现象,指导青少年通过合理方式释放情感,减少心理压力。
04
专业指导
当进行一段时间的调适,青少年心理问题仍无明显改善时,请务必寻求专业指导与帮助,如专业心理医生或心理热线电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