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动物模型【北京动物实验外包】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动物模型【北京动物实验外包】
【造模机制】手术切除甲状旁腺,导致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断绝。
【造模方法】1.动物选用雌性 Wister 大鼠,体重 180~230g。
2.模型制备造模开始,1%戊巴比妥钠 35mg/kg 腹腔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颈部备皮,于 10 倍解剖显微镜下,沿颈正中线切开,钝性分离颈阔肌,可见其下方的颌下腺,将其分离,牵向头侧。钝性正中分离气管前方的胸骨舌骨肌,在甲状软臂和 2~3 气管环两侧可见暗红色呈蝴蝶样的甲状腺,甲状旁腺即位于其内前外侧,为胸骨甲状肌所覆盖,呈乳白色梭形,针头大小,左右各 1 个。用显微锻将甲状旁腺夹起,显微剪将其剪下。将甲状旁腺所处位置做包括部分甲状腺的局部扩大切除,即切除甲状腺左右叶上下各 1/3,包括周围所有类脂肪组织,仅保留腺体内侧 1/3 组织。明胶海绵压迫止血,逐层缝合。
3.观察指标分别于甲状旁腺切除前,切除后定期取血制备血清,测血清钙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切取的甲状旁腺常规 HE 染色,组织学检查。
【模型特点】经组织学鉴定证实切除的标本含包膜完整的甲状旁腺则建模成功。去甲状旁腺术后第 2 天血清钙及 PTH 已明显下降。后血清钙持续下降,血 PTH 持续降低,严重者出现抽搐甚至死亡。
【应用范围】本模型具有人类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重要特征,适合于人类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致病机制、组织移植及其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研究。
【注意事项】
1.甲状旁腺的完整切除是建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动物模型的基本保证。大鼠甲状旁腺位置较固定,大多位于甲状腺表面的外上方,被胸骨甲状肌覆盖,故分离胸骨甲状肌后即可清晰地辨认出甲状旁腺。偶有变异者甲状旁腺可能位于中部或后部,有时埋在甲状腺组织中,因此,行甲状腺的局部扩大切除,可防止出现残存组织功能代偿。
2.大鼠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后下方,与甲状腺紧邻,术中应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模型评估】显微镜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建模法,切除甲状旁腺彻底,是较适合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建模方法。但本方法对动物损伤较大,导致实验动物死亡率较高.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承接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