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国内比较“常见”的客车用三轴转向架
一开始写草稿的时候,常见这个词是没有加双引号的,不过鉴于生活中使用三轴转向架的客车实在有点不好见(或者说干脆见不到),只能在北京铁博(国内另几家铁博还真没有)或者某些零零散散的地方见到,而且几乎可以肯定是脱密的已退役车辆了。这也并不奇怪,当前国内基本没有重到需要使用三轴转向架来支撑的客车,或者说线路质量差到需要客车使用三轴转向架以减重了。以下简单介绍一下京博里有的几种“常见”三轴转向架,这也是1930年代——1990年代间中国曾经出现的较常见的三轴架子。

KZ155型转向架

1976年出品的《铁路客车转向架概要》称其来历是源自“解放前的和平号六轮转向架”,这个介绍实际上很不准确。和平号列车分两种,一是日伪时期满铁制造,二是1958——1959年间浦镇车辆厂制造。而且,亚细亚号列车直到1953年才改名和平号列车。两批车外观看着比较像(1960年代改造以前),但实际上区别非常大,这个名字还是蛮容易误导人。另一方面呢,1949年以前装过此型架子的车并不止亚细亚号,日伪时期的鸽子号、大陆号列车也用过。但之所以会用这个离谱的名字,是因为大陆号和鸠号后来编组都不完整了,而且大部分给拿去做公务车或者路用检查车用了,也就和平号还跑了不老少时间的客运,最后分到各地,做试验车,维修车,宿营车等等。大陆号的车底很多也不是伪满时候造的,而是北宁铁路买的,所以呢,这架子并不是日伪的设计。其原名为普尔曼标准六轮式转向架,是一款美国人设计的C轴转向架,导框式结构。此型构架还有一些变体,也在1930年代随车一同来到中国服役。此型构架主要用于7型及10型客车,以及其他从美国进口,或者日伪时期渣寨的、留到1949年之后的各型普尔曼客车,目前全部除役。
2.301型转向架

301型转向架可以理解为国产版的KZ155转向架(当然到后面KZ155和301的名字混用了),是唐山机车车辆厂在根据原版图纸之后进行的细微的改进,可以看做是其国产化版本。首份转向架装车对象为唐厂自产的轨道检查车,车体较重,所以一边是两轴转向架,另一边用了301转向架。后续的CA2型餐车及部分RW2(或写为GW、RW型客车)也使用了此型转向架,架子从1960年一直小规模产到1970年代末,相比原装的KZ155最明显的区别是加装了外侧的牵引拉杆。装用此转向架的车型目前已全部退役,目前北京与杭州各在公共场地存放一节2型餐车,不过北京那节喷涂为22型餐车。杭州那节车外面已经喷上了广告,转向架不知去向。新造301型转向架基本上按照一车一套(份)制造,而老的KZ155转向架在到寿后主要替换以103型、205型等D轴转向架。
3.高尔利茨III重型转向架

这款转向架是德国WUMAG公司于1941年开发的三轴重型转向架,也可被直接译为高尔利茨三轴重型转向架。此款转向架原用于帝国公务列车,分为准轨与宽轨两种构型,带有空/重车调整阀。1949年开始,高尔利茨开始承接苏联订单制造客车,最开始的车型被称为40K/D型客车(K有空调,D没有),后续改进型为47K/D/Dp型客车。1956年,中国从东德进口基于40K型客车的公务列车,称为8型客车及9型客车(在实际使用时,大部分车会标注为YW或RW,不带数字),即装用此型转向架,并备份以宽轨转向架。但由于20世纪60年代飞速发展的民航业,让公务旅行主要转向以航空为主,所以此型车也就没怎么出过国。此型客车后期部分下放至各个路局担任公务列车,或涉外旅游列车,如呼和浩特铁路局曾经的草原号旅游列车的任务,不过由于车体年久失修,草原号列车除役以后给某不懂行的车贩子当成RW22给收走拆毁了。目前装用此型转向架的客车已全部除役,但仍有换装206G转向架的极少数9型客车仍在服役中。不熟悉高尔利茨(Görlitz)系列转向架的朋友可以阅读之前的文章: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972583。
4.KZ16(311型转向架)

此款D轴转向架为适配1980年代制造的部分26.6米级部属客车(如乙、餐及发电车)而设计,该型客车车体外墙结构与老款25型客车类似,而与后来使用广泛的25A型客车的钢结构有较大区别,当然,在1990年代中期唐厂使用此型转向架造了批拉特货(不是中铁特货,反正不是民用)的车。此外,也有少量KZ16型转向架被用于汰换已经找不到备件的高尔利茨三轴重型转向架,比如广州车辆段曾经停放的一节标注为RW19但实际为RW9型客车的玩意,就换了KZ16,当然更多的德造与匈牙利造8型及9型客车选择更换为更统型,维修也更容易的206G转向架。20世纪90年代末,这批部属客车车中难以开展提速改造工作的超大功率发电车由专运处下放至部分路局(比如柳州局与南昌局),负责为普通客车供电。2010年前后这批发电车先后除役拆解。目前该型转向架已大量除役,但曾装用此型转向架的客车,或者说看起来是客车的车在经过大规模改造后(比如换装唐厂Z39转向架)仍大量在役。
以上为几种“常见”且曾经“常用”的三轴客车转向架的设计,文章参考了一些外网原文及客车配属记录,因为国内关于这些转向架的资料实在匮乏。如有错误还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