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小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问题及现状

2023-05-15 14:34 作者:13335198502  | 我要投稿


1.知识产权要求门槛提高,中小企业产权数量得分 少。《新管理办法》中知识产权方面,对企业知识产权情况 采用分类评价方式,其中:发明专利等按Ⅰ类评价;实用 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不含商标)按Ⅱ 类评价。通过取消独占许可方式和分类评价鼓励企业积 极自主创新。在知识产权评分中更加看重Ⅰ类知识产权 和自主研发获得方式,判定标准紧密结合国家倡导的创 新思想。但是,在专利获得方式中,多数中小企业中存在 不一致现象。在中小工业企业中有 85%为非国有民营企 业,民营企业的一大特征为家长式垂直管理模式,企业的专利发明人为公司的研发人员(即雇员),出于各种保护 性原因,发明专利申请人往往以企业实际控制人名义申 请,在认定申请时只能以专利权属人受让方式转给企业, 受让方式评分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的研发能 力。另外,很多中小企业限于单一经营,专利申请数量有 限,在知识产权总体认定评分较低。

2.中小企业研发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大多数中小 企业缺乏一整套规范的研发管理制度,在企业内没有设置 具有法律、专利知识背景的岗位,在生产研发过程中形成 专利产权,缺乏专利挖掘意识和管理知识。虽然经营管理 者对市场信息反应快,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但对于高 新技术企业政策优惠缺乏了解,日常不太关注或重视研发 项目管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小企业享受高新政策优惠。

3.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 《新管理办法》中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由技术专家根 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和近 3 年内科技成果转化 的年平均数进行综合评价。同一科技成果分别在国内外 转化的,或转化为多个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等的, 只计为一项,该判定标准鼓励了企业多元化项目研发,同 时新增主要产品(服务)收入(拥有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 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相关的收入)在企业同期高新技 术产品(服务)收入中超过 50%的要求,鼓励促进企业发挥 具有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能力。对于中小企 业而言,融资难是最大发展瓶颈。因资金、规模能力限制, 企业发展速度慢、研发投入低,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动力 不足,对中小企业申报高新认定是一项重大技术瓶颈。

4.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管理不规范。《新管理办法》延 续旧政策规定要求按研发项目分别核算研发投入。在新 办法中科技人员占比、研发费用项目投入、高新产品收入 占比等方面核算都有严格要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管理 层未对研发项目进行项目管理,缺少项目管理制度,且中 小企业财务人员较少,往往身兼多职,大企业往往使用 ERP 等财务软件辅助企业规范核算,小企业财务系统软 件版本简单,也未有足够精力对核算进行规范,生产及管 理人员对生产、研发成本划分不清,对于公摊费用核算依 据及单据混乱(如研发人员投入工时、水电费、公摊折旧 等),对于多项目分类核算更是难上加难,致使符合条件 的中小企业无法认定或放弃政策优惠。

中小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问题及现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