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出轨前的朋友圈
“他果然后悔了。”这是时隔三个月之后,小A给我发的微信。
一年前,她偶然发现了老公有另一个微信账号。
而账号里,只有一个好友,备注的“宝贝”二字十分的刺眼。
从头像里,小A看到这个女孩二十出头,笑得灿烂。
多年没有说过甜言蜜语的老公,对她说着极尽温柔和关切的话,在朋友圈里晒着和她亲密的合影。
其实仔细想起来,老公的出轨并非没有前兆。
从他半年前开始突然间注意起了形象,甚至喷起了一直被闲置的香水。
而平时压根不发朋友圈的他,有一段时间突然记录起上班时的风景,抑或是吃了什么美食。
还总是在晚上发一些感慨的句子和深情的歌曲。
那一晚,小A见证了老公在门外的由急切,到恳求,再到暴怒。

他大声地吼着小A是多么的不解风情,不懂体贴,身材走样,脾气不好,走到这一步都是被她逼的。
他把最伤人最狠心的话,都说了。
而那个女孩呢,又是多么美好,又是给了他多少的慰藉。
十年岁月,红玫瑰终究被碾成了蚊子血。
小A果断选择离婚,房子归她。
其实刚离婚那会,小A也会偷偷去看前夫朋友圈,看他光明正大秀气起了恩爱,置顶照片也换成了和那个小三的合影。
而这些都是老公和她在一起时,最不屑去做的。
她也曾经煎熬过,逼迫自己不要去想,直到后来渐渐放下。
到是有一天晚上,小三给她打电话,问前夫是不是在她这,因为那天晚上前夫没有回家。
再过了几天,前夫发来了短信,他道了歉,还希望见面重新谈一谈。
小A至今没有回复。

婚外“真爱”,有的时候是一场幻觉。
《事实说》里面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你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出轨?”
各个年龄段最多的选项无一例外都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
因为生活无趣,因为感情趋于平淡,似乎已经成了促使婚外情出现的最大推手。
殊不知,由新鲜感所产生的婚外情,不过是多巴胺分泌下的一场梦幻,最终也会随着时间慢慢消散。
我想起我曾经看过一部讲述婚外情的电影——《如影随心》。
陈晓饰演的小提琴家陆松和杜鹃饰演的画家文罂在巴黎邂逅。两个同样有艺术气质且追求浪漫的人,干柴烈火般的聚合在了一起。
可实际上,他们都有各自的家庭。
文罂的丈夫是一名外科大夫,在她眼里,丈夫重度洁癖,毫无趣味,就连吵架都吵不起来;
而陆松的妻子是中文老师,一心相夫教子,陆松觉得她性格强势,不解风情。

平淡无味的的婚姻让他们觉得痛苦不已。最终两个能够给彼此心灵的慰藉的人,选择离开各自的家庭,共同生活。
可是激情的泡沫终究会破碎。
进入了平淡期的他们,开始为生活的琐碎争吵,开始宣泄不满,也开始对对方起疑心,彼此猜忌。
后来陆松才回想起,自己刚遇到前妻时,也曾为她纹纹身,拉过小提琴,还爱得无可救药。
最后,他选择了逃离这段婚外情,如同逃离前妻那般。
莫文蔚的《阴天》里有唱道: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谁都以为热情它永不会减 ,除了激情褪去后的那一点点倦。
与曾经有情义的妻子在一起尚且守不住婚姻里的平淡,因为新鲜感而结合的感情,最终也会因为新鲜感更快的结束。
其实这个世界很公平,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得来的爱情,最后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失去它。偷来的感情,是注定不会长久的。

换一个人,会更好吗?
奇葩说里曾经有这样一期辩题——“婚后遇到今生挚爱怎么办”。
金星说了这样一段话:当你在婚后还能够遇到“今生挚爱”,一定是双方的原因。
因为你缺点东西,你不满足,你有一扇窗是打开的。如果那扇窗关上,遇见挚爱的可能性一般很低。
而出轨的本质,就是不愿“关窗”,逃避婚姻里出现的问题。

可既然有问题不沟通,不修复,哪怕换一个人,不过是折腾了一大圈,生活琐碎会让矛盾再次暴露,甚至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窗户”。
都说“恋爱是呈现出最好的那一面,而婚姻是流露出最糟糕的一面”,其实真爱和真爱没什么两样,婚姻的琐碎也大体相同。
不懂得经营婚姻,轻易背叛伴侣的人,再换上一个人,同样无法过好此生。
撤掉爱情的滤镜,不过是一地鸡毛重新上演。
山的那边,依旧是山。

《一代宗师》里面说过:对于不恰当时候的人,是该克制的,一生不越雷池。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两个完美契合的伴侣,在漫长琐碎的婚姻生活里,难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我们都不过是凡人,被世俗所吸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有人说出轨是本能,但我觉得忠诚是选择。
当婚姻被岁月磨得只剩柴米油盐的时候,支撑着它的一定是责任,而非是激情。
真正长久的感情,在于你有你的个性,但我有我的分寸,我们相互磨合,相互包容,适度让步。

新鲜感是和旧的人一起体验新的事物,而不是和新的人去循环旧事物。
最后,我想把《追风筝的人》里有一段很喜欢的话送给你:
“曾经那个愿为我千千万万次捡风筝的人已经逝去了,人生中错过了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
每当放飞风筝的那一刻,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过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眼前之人最值得珍惜,别等错过了才追悔莫及,也别等伤过了才懂珍惜。
千帆过尽,白头偕老,是人生里最大的浪漫。
来源于: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