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河南值得一去的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4500年的古柏充满传奇

2023-05-04 21:27 作者:楚语乐游记  | 我要投稿

嵩山风景名胜区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境内的景点基本都是历史悠久,人文深厚的古迹,近半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嵩阳书院兼具风光和人文,是最有故事的历史古迹之一。

嵩阳书院的面积并不大,南北跨度仅250米左右,东西跨度不足百米,但你丝毫不用怀疑它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书院的北面是太室山,南面是书院河,院内院外都是古树,可谓依山傍水,古树掩映,虽有游人穿梭而不显喧嚣。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里著名学者创建或主持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说白了,就是学校或学院。嵩阳书院则是古代学校中的高等学府。它创建之初是一座佛教寺院,故比较清静,是一处略带禅意的院落。

这个院子呈规整的长方形,但不是轴对称分布。它自南往北分布着高山仰止牌坊、魏碑亭、博约斋、敬义斋、大将军柏、二将军柏、先圣殿、碑廊、讲堂、道统祠、四五斋、三益斋、崇儒祠、藏书楼、观善堂、蒋公井、大唐碑和杏坛等建筑或历史古迹。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比少林寺还要早11年。它原本叫嵩阳寺,宋景祜二年重修时赐名嵩阳书院。宋神宗年间,程颢和程颐兄弟二人在这里聚众讲授“洛学”,使之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然而,创办嵩阳书院之前,这里就有很古老的历史遗存,比如院子里的古柏,最老的有4500年以上,几乎和中华文化同龄。所以在书院创办以前,这里就是一处游览胜地,留下不少帝王或文人的足迹。

有历史记载的来访者中,最早的和早有名气的,非汉武帝刘彻莫属。他像现在的游客一样,到处访古,看到2000余年树龄的柏树时也惊叹不已,立即对它们进行封赏。

皇帝出巡,身边的陪侍不在少数,难免影响视线。当时院子里有三棵古柏,但是汉武帝只看到了一棵,于是将其封为大将军。封完大将军后,他才看到另一棵更加高大的古柏,只好将其封为二将军。之后他又看到一棵比前两棵都要高大的柏树,遂将其封为三将军。

当时有耿直的大臣提出异议,认为最年轻的树被封为大将军,最年长的树被封为三将军,有违长幼尊卑的礼法。汉武帝不想在群臣面前丢脸,不肯认错,于是为自己找了一个台阶,说是“先入为主”。

据说,汉武帝走后,年龄最长的“三将军”也觉得自己被轻视,于是引火自焚;“二将军”也心生妒意,把自己的肚子都气炸了,树冠裂为四五瓣;年龄最小的“大将军”则羞愧难当,一直低着头,久而久之枝干歪向一旁。

当然,这些故事只是传说,是后人对汉武帝封赏柏树的演绎。实际上,“三将军”是在明朝时期被战火所毁的;二将军树冠开裂是年代太过久远,自然风蚀所致;大将军歪向一旁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自汉武帝后,唐高宗李治也曾经到访过这里,并把嵩阳书院改为行宫,称其为“承天宫”。

不过,作为一个书院,接待帝王只是兼职,讲学授徒才是它的主业。除了程颢、程颐两兄弟 ,司马光、范仲淹、韩维、李刚、朱熹和吕海等名人大家也先后在这里讲过学。

悠久的历史,为嵩阳书院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遗产。当我们置身书院,看到的不仅是沧桑的古柏,还有青砖黛瓦、朱门彩雕的碑亭殿祠,以及听不完的故事和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在这里,你会很直观地感受到华夏民族的久远和中华文明的伟大,会因身为炎黄子孙而自豪。

嵩阳书院殿堂廊房间的故事很多,无法用简单的文字将其表述清楚。只有置身其间,走在斑驳的石板路上,看着古朴的殿堂,细细寻觅,慢慢聆听,才能将其逐一记下,并感受到历史的积淀与厚重。

旅游小贴士:

1.门票信息:30元/人

2.地理位置: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

2.自驾导航:可以用导航软件搜索“嵩阳书院”,按照导航路线指示,自驾前往即可。

3.公共交通:登封市政府乘坐登封2路公交车——“嵩阳书院”下车,步行前往;登封市二院乘坐登封6路公交车——“嵩阳中学北”下车,步行前往。

这里是楚语乐游记,发掘优美风景,记述旅游风情,欢迎关注。

河南值得一去的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4500年的古柏充满传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