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接上篇,关于中欧贸易协定(二)

2023-03-13 03:40 作者:nico柴柴乐  | 我要投稿

首先跟大家道个歉,之前因为在b站,我写的这个专栏并没有什么浏览量,所以我在2021年就断更了这个系列,只把相关文章发表到了微信朋友圈,其实也只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记录一下而已,并没有过多的想法,在2023年3月,b站有小伙伴私信我让我把这个系列补一下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个当时关于贸易协定的文章并没有完全上传到b站,于是我找到了当时发在朋友圈的这个文章,把b站的这个系列进行一下补全,特别对看我这个专栏的那一个粉丝,没错就是一个粉丝,报个歉。

以下进入正题

上篇说到施罗德一边骂着克林顿,一边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北京。

施罗德作为北约和欧盟双重身份领导人,首先就向中国政府表示了无条件的道歉,但令他意外的是,中国政府并没有过多纠缠与此事,而是对他到来真正的目的表达出极大的兴趣。

原因很简单,作为中国领导人江公,很明白这背后的真正黑手是谁,也明白在1999年的中国最需要的不是政治上逞强,而是实打实的经济的腾飞。

1999年的中国,经济上并不好,正值通货紧缩,了解通货紧缩的人都明白,通货紧缩要比通货膨胀要危险的多,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为摆脱危机,大幅度贬值本国货币,向世界市场低价出口商品,我国对外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代价是降低了我国商品出口的价格竞争压力,出口的受阻,影响国内需求,导致通货紧缩。

二、1998年、1999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制时期,这个时期的多种因素共同造成了通货紧缩,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三、政府调控政策滞后,加剧了通货紧缩的形成。

于是施罗德的到来,不但没有引起两国领导人的言语碰撞,反而畅谈起了对未来的种种设想。

最先促成的就是中国加入WTO,会获得欧盟的支持。中国加入WTO符合当时中国和欧盟的核心利益。

当然历史有其意外性也有其必然性,中国即使没有施罗德的帮助依然最终也会加入WTO,但不得不说,这确确实实的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

之后施罗德在美国轰炸大使馆事件上不遗余力的支持中国,并希望美国就此事道歉。

同年11月施罗德第二次来到中国就带来了一支庞大的欧盟商业代表团来华。

自此这个德国总理成了中国人的老朋友。


接上篇,关于中欧贸易协定(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