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报告合集(精选15份)

精选报告来源公众:【百家全行业报告】
2023年储能产业趋势
2023年光伏储能行业白皮书
2023年锂电池储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3年碳中和深度报告:储能&碳中和万亿市场下的新兴赛道
2023年中国抽水蓄能开发情况及储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认识与思考
储能产业链周评(7月第3周):储能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上海发布交通领域氢能方案-国信证券
储能温控行业专题报告:护航储能健康发展
储能行业专题报告:便携式储能,从小众到大众,从十亿到百亿
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报告
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趋势报告
光热行业深度系列报告:自带储能的太阳能利用形式,千亿级市场加速到来
海外储能行业报告:新能源配储大势所趋
海外储能专项洞察报告
新型储能发展路径与前景展望-国家发改委能源所
亚化咨询:中国储能电池产业月报(2023年5月刊)
1、《2023年储能产业趋势》

本报告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 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 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
2、《2023年光伏储能行业白皮书》

本报告全面复盘光伏储能行业现状,立足行业瓶颈,首次提出差异化策略,并基于领英数据给出了光伏储能中国企业突围而出的针对性打法。
3、《2023年锂电池储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本报告对锂理电池储能综述、锂电网级大型储能行业分析、家庭及工商业储能行业分析、通信储能行业分析、移动式储能行业分析
4、《2023年碳中和深度报告:储能&碳中和万亿市场下的新兴赛道》

本报告介绍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是又一长期高确定、高增长赛道:随着“30 -60 碳达峰-碳 中和”战略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将得到大力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需要大量的储能,储能迎来发展机遇。
5、《2023年中国抽水蓄能开发情况及储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认识与思考》

本报告主要介绍我国抽水蓄能能开发情况、储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认识与思考
6、《储能产业链周评(7月第3周):储能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上海发布交通领域氢能方案》

本报告主要介绍储能公司:特斯拉、上能电气、珠海冠宇半年报及氢能相关信息
7、《储能温控行业专题报告:护航储能健康发展》

本报告介绍储能温控主要包括风冷、液冷、热管冷却、相变冷却等技术。风冷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液冷散热性能优于风冷,且能耗低、可更好得保障电池一致性,LCOE 更低;热管与相变冷却散热性能好,但成本高,仍处实验室阶段。
8、《储能行业专题报告:便携式储能,从小众到大众,从十亿到百亿》

便携式储能是什么?便携式储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户外旅行、应急备灾等场景的大 型充电宝,带电量通常为 0.2-2kWh,输出功率 100-2200W,具有多种数据接口, 支持移动用电场景下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冰箱等多种产品的充电,匹配 光伏板使用可以实现储能装置的充电。便携式储能主要应用于:(1)户外活动,主力市场是美国,中国发展潜力巨大;(2)应急备灾,主力市场为日本。移动用电场景多样,消费者参与户外活动的渗透率提高,安全备灾意识增强,打开了便携式储能的市场;同时,居民生活电气化率提高,手机、无人机、小型家用电器等用电设 备数量增加,移动场景下用电需求量大;其次,锂电储能优势突出,使用寿命更 长、故障率低、重量较轻、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充电快速,成为当前消费者替代 柴油发电机和铅蓄电池的最佳选择。
9、《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报告》

本报告基于在绿色保险领域长期的洞察与实践,研究储能技术与市场发展现状、国际市场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情况、中国市场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 现状、电化学储能保险业务的风险特征、中国市场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前景等五方面内容
10、《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趋势报告》

本报告为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了解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多个环节的技术概况和创新趋势的机会,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
11、《光热行业深度系列报告:自带储能的太阳能利用形式,千亿级市场加速到来》

光热发电——自带储能的太阳能热电利用形式。太阳能热发电,也称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ConcentratingSolarPower,简称CSP)或光热发电 (SolarThermalElectricity,简称STE),是目前已实现商业化的两种太阳能发电技术之一。其由于大规模储热系统的存在,可以实现连续、稳定、可调度的高品 质电力输出,因而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12、《海外储能行业报告:新能源配储大势所趋》

国内储能电站:
(1)新能源配储大势所趋。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日益提高,能够缓 解电网波动冲击的储能设施装机量快速增长,根据 CNESA 统计,2021 年,全球新 增电化学储能装机 10.2GW,同比+83%,中国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 2.4GW ,同比 +126%。
(2)需求火爆,电芯价格走高,传统模式经济性微薄。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高度景气,对电池的需求急速增长,锂电池上游材料水涨船高,根据北极星 储能网公布的中标数据,2022 年4月新能源配储项目 EPC 价格已经达到 2.54 元 /wh。根据我们的测算,即使储能系统初始投资成本降低至 1.4 元/wh,新能源配储 项目 IRR 仅有 5.34%。
(3)共享储能模式参与多市场交易,经济性可获得保证。共享储能电站收益来自新能源电站租赁费和低价充电高价放电的电价差收入。系统成本每降低 0.1 元/wh,IRR 提高约 1pcts;租赁费每提高 10 万元/年,IRR 提高约 0.6pcts;充放电电价差超过 0.2 元/kwh,共享储能电站有经济性。
13、《海外储能专项洞察报告》

本报告通过行业概况梳理、重点海外市场分析及标杆研究等,探索海外家庭储能业务可行性及商业模式
14、《新型储能发展路径与前景展望-国家发改委能源所》

报告主要分享新型储能发展背景、新型储能技术进展、商业模式探索。
15、《中国储能电池产业月报(2023年5月刊)》

本报告介绍储能液流电池技术路线对比分析:全/铁铬/锌铁/锌澳等、电池企业动态、中国储能电池与关键材料数据库、产业链动态等
精选报告来源公众号:【百家全行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