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简单写一下Saintelmo的思路

开头,简单的浮现动画+闪烁提示侧落点
这种重音以我的习惯基本上会把打击点挪到侧面去,然后下面接普通旋律
至于外面为什么要写盘子,一方面是可以写旋转的动画,另一方面是感觉比放两条直线更好看点(?)顺带为什么我喜欢写盘子就是这种模式下可以写很多不同的配置/键型

这三个键是连续的16分,初见不一定能读懂
感觉这种打完两个第三个甩到边上的手法莫名的帅(?)

这里周围的圆转完以后实际上还是会回归原位,不然写后面的动画定位圆就头疼了,使用某些不规则圆皮肤的应该能注意到皮肤上的突然变化
然后是一个长条中途变为黄键顺带加点震动特效()

三个侧边八分空一节后接另外三个侧边八分,单指接了就行,注意点的位置不要点歪

这边下面连续八分的楼梯,旁边两个键采重音,前两组写在下面那个圆是感觉这样比较好读,第三组在中间记得变位置。应该算是一个小难点

周围的圆旋转退场(前面写盘子有一半就是为了这个动画),准备进入下一段,中间就是普通的交互

周围是类似Freedom Wing动画思路的线,下面打完单键后中间打两个长条接倒打(这种简单的旋律下我一般都会写点这种读谱段

倒打后面三个键接交互,本来这三个键也是在倒打内的,但是我发现容易出现手挡住后面的交互,就挪下来了()

两组16分小交互,写的时候总感觉可能会有读谱困难但是看下来感觉还好(?)
这一段少见的使用了圆移动中轨道也跟着转动的配置,感觉效果还不错

单纯的鼓点没采旋律,写点表演段(?)
本来交互后面也是类似思路然后圆往下降,但是我发现读谱不能,就算了

准备衔接漂移段
这里特别使用了三个判定范围扩大提示来提示全屏判,后面漂移段就是想利用全屏判搞搞事情,但是好多人点的准确到我觉得不写都行()

漂移段排键下了不少功夫(一不小心就排丑了)动画的话左往右是比较亮的,右往左是暗的,想做个旋转特效但是感觉效果一般
这段读谱可能还是有点难度的,键型都写的比较简单

这里有一个小的下降来衔接后面的无轨动画

两边本来是第一二三四个方形顺着旋转的动画的,但是最外面那个转了就不太好看了,就改成这种弹出来的动画()
顺带里面的颜色用了点渐变,单种颜色不太好看
下面实际上是5 key()

周围两个正方形下降,中间的线变亮(为什么这么写呢?我也不知道)
下面从5 key变成3 key

两个正方形下降就是为了写这段斜落()
这种音按我的习惯只要可以绝对不会写到下面
注意左边最后一组双押后面接着一个16分,右边就是个黄键的滑动

写了个小线段旋转着跳起来(?)对应那个长音,周围两个方形内的颜色变为青色(毕竟变色也是你游特色之一,该写还是写点)

然后继续利用另外一种旋转来水表演(?)
这段也是个难点,比较考协调,我自己也经常在这里失误,右边那个蓝键很容易失误
这种中间纵两边旋律还要来个换手的配置我也老喜欢写了(bushi)

这里中间本来有个24的,16夹24,但是我发现我自己也打不过,就改成全16了
后面没啥说的,休息段,黄键采个旋律,然后写个旋转动画,看着可能有点晕
虽然看着有两个长条实际上其中一个是假的
顺带这里是全屏判

这段依旧是全屏判,8分的单键连点,单手打了就行
这里背景的思路实际上是来自arc(说了你们可能不信)
后面就是连续的16分交互,带一些位移的16分交互,底力抗吧

接个长条让你们休息下手,不要打上头长条这多点一下()
后面接四组24分交互

这里背景多余的正方形消失,仅保留中间的两个(继续拿来水表演)

动画强调开头重音,后面接一点移动(移动时判定范围有略微扩大)
背景正方形旋转(中途还变了一下)水水动画

双押过后两组24分交互

中间两个小正方形合为一个大正方形(变个形态继续水表演)
侧边临时补足了两个圆形(顺带线的颜色也是从内到外渐变的)

小的移动配合背景正方形动画来强调重音,略微扩大了判定范围(虽然现在看起来并没有必要)重音有些是四分,有些不是,注意节奏

这里四个24分转16分
然后正方形消失(完成了水表演的重任),接下一段无轨段

这里是唯一两个要反手或者多指打掉的键,后面皆可以通过双压的引导来换手长条(你要反手打那也行,多指也能解,就是不一定舒服)
(都写了这么一大段旋律了,这段就不按常规方法写了,写点技(寄)巧)
顺带标准的拿线来水表演的手法(别问,问就是懒)

八分双押海,记得让按长条的手动起来
后面就是普通的段落了,线段继续水演出
两组24分注意下




三
二
一
下播(bushi)
最后两个长条宽判全屏,严判不是全屏,严判就别偷懒了,手不动那绝对会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