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镜鉴,守护丹宸永固 《国家宝藏》第三季即将开播 与紫禁城共赴“六百年之约”
九座历史文化遗产,舞美视觉全新升级,660天精心策划,593人共同努力,296个没有一丝懈怠的日夜,只为这一刻,精彩绽放!
12月6日(本周日)20:30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将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正式首播。首期节目将让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金嵌珍珠天球仪和午门三件国宝“开口说话”,共同解读“大成之城”的历史密码,带领观众感受六百年紫禁城的脉搏,聆听五千年文明史的律动。

《国家宝藏》从第一季启程起,就把“迎接紫禁城的第六百个春秋”作为一份美好的期待。躬逢其盛,与有荣焉。今年恰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已经和它携手走过两季的《国家宝藏》,再度将之作为新一季的始发地,并将在“一眼千年”的深情对望中,品读它引领世界的辉煌史,也体悟它留给今人的警世录。
“历史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待,也是第三季《国家宝藏》的核心表达。
揭晓埋藏三年的伏笔
《国家宝藏》Logo文物开讲“前世今生”
很多熟悉《国家宝藏》的观众都注意到了,节目Logo的“藏”字非常特别,其间放置了一件国宝,名为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三季以来,这件青花香炉伴随着《国家宝藏》的品牌标识,流行全国,远播海外,但这个设计相对整体而言稍显跳脱,众多粉丝一直不解有何玄机。
是时候揭开谜团了!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参与、见证了600年前紫禁城建成时的重要时刻。这件瓷器通体绘有翻转的海浪和山形,两者组合为“江山”之意,寓意福山寿海、江山永固。这也就不难理解《国家宝藏》为何将其作为Logo文物。

首先,这是一种飞扬的自信。我们走过的峥嵘历程,拥有过的灿烂辉煌,经历过的风雨沧桑,都化成了我们的历史、审美和精神。节目将这样一件美好的化身“藏”于胸间,其心可鉴,其情可明。
第二,这是一种开放的胸怀。青花瓷享誉海内外,是千百年来中国与世界交流共鉴的重要文化符号,而要烧造出这尊香炉高饱和度的蓝色,需要依靠进口的青料——苏麻离青,海水江崖纹更无声传递着“山水相依,守望相护”的命运共同体精神,这和本季节目站在人类历史、世界文明的格局上讲述中国故事的宏大视角不谋而合。
第三,这是一种热血的信念。本期节目中,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江建新作为“今生故事”的讲述人,将通过展示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的“孪生兄弟”,分享考古工作者如何从成千上万件碎瓷片中大浪淘沙,归纳分类,为修复倾尽心血,助一件件被掩埋在历史烟尘里的瓷器找回身份,找回荣光,找到回家的路。
首座建筑文物揭开面纱
重新认识午门,认识浩然正气与铮铮风骨
如果说前两季《国家宝藏》重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第三季则更进一步地将目光投向了“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节目带着“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豪情,先后走近九座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全世界最大、接待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故宫有186万件国宝,而故宫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国家宝藏。《国家宝藏》的首座建筑文物,便选择了故宫的午门。午门的“前世传奇”将再现明朝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事件中大才子杨慎因直言敢谏,而遭遇“午门廷杖”的情景。明代先后有五百多个官员在午门被廷杖,这其中,见证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铮铮铁骨。
午门的今生故事,也延续了这份浩然之气。首期节目中,故宫博物院原古建部副研究员常欣将讲述她的家庭和她的一生,与午门、与故宫古建筑群的紧密相连。这不禁会让人联想起《国家宝藏》第一季第一期“石鼓”的今生人物梁金生先生一家的故事,战火纷飞,故宫古物可以南迁。但可不能移动的古建筑怎么办呢?
为了给后世留下一套完整的中轴线古建筑测绘图纸,朱启钤先生创办中国营造学社,引领后学,在战火中与时间赛跑,在危亡时与古建同呼吸、共命运。常欣的父亲常学诗,就曾参与过抗日战争时期中轴线测绘工作。据常欣介绍,那时,测绘学的老前辈们每天蹭着百年的积尘,身在高空,手拿钢尺,仔细的测绘,反复的核实,一干就是四年,最终完成了704张的测绘图。幸运的是,这批古建筑免遭兵火之灾,大都幸运保存至今。
更大的文化雄心与格局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找历史参照
在总台近年来的创新节目中,《国家宝藏》无疑是最有价值的“超级IP”。节目第一季走遍华夏文明的腹心,第二季看遍五千年孕育的生机,在第三季开播的2020,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共担风雨、共克时艰,必将在煌煌史册上写就多难兴邦的新一页。
回望祖先们走过的历程、留下的创造、挥洒的情感、坚守的风骨,更能让我们体认:中华民族究竟曾为世界文明贡献过什么!而今天的我们,又究竟该为后世子孙留下些什么!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的故事以紫禁城建成时的大规模外国使团来访为故事背景,由靳东饰演的郑和,道出“天下安定,重在合作,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即使远隔万水千山,也一定能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安定大道”的大国胸怀;

张子枫饰演的清代女天文学家王贞仪,代表了从未停止仰望和探索深邃星空的中国人,但节目中的第二件文物“金嵌珍珠天球仪”,诞生于一个中国传统天文历算逐渐没落的年代,它的今生故事讲述人黎耕将其总结为一件回眸之器、一件认知之器、一件警醒之器,以及一件激励之器,激励我们人类要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更加友好地相互交往。

六百年前,谁见证了这座城的起点?六百年后,这座城又在为我们守护着什么?12月6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宝藏》第三季,走进巍巍紫禁城,共赴一场跨越六百年的“回响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