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与猕猴
鳖与猕猴
《六度经集》
【原文】
昔者菩萨,无数劫时,兄弟资货,求利养亲。之于异国,令弟以珠现其国王。
王睹弟颜华,欣然可之,以女许焉,求珠千万。弟还告兄,兄追之王所。
王又睹兄容貌堂堂,言辄经典,雅相难齐。
王重嘉焉,转女许之。
女情泆豫。
兄心存曰:“婿伯即父,叔妻即子,斯有父子之亲,岂有嫁娶之道乎?斯王处人君之尊,而为禽兽之行。”
即引弟退。
女登台望曰:“吾为魅蛊,食兄肝可乎?”
展转生死,兄为猕猴,女与弟俱为鳖。
鳖妻有疾,思食猕猴肝。
雄行求焉,睹猕猴下饮。鳖曰:“尔尝睹乐乎?”
答曰:“未也。”
曰:“吾舍有妙乐,尔欲观乎?”
曰:“然。”
鳖曰:“尔升吾背,将尔观矣。” 升背随焉。
半溪,鳖曰:“吾妻思食尔肝,水中何乐之有乎?”
猕猴心恧然曰:“夫戒,守善之常也;权,济难之大矣。”
曰:“尔不早云,吾以肝挂彼树上。”鳖信而还。
猕猴上岸曰:“死鳖虫!岂有腹中肝而当悬树者乎?”
佛告诸比丘:“兄者即吾身是也,当执贞净,终不犯淫乱,毕宿余殃,堕猕猴中。弟及王女俱受鳖身。雄者调达是,雌者调达妻是。”
【今译】
昔者(从前),有兄弟两人,哥哥是菩萨,遭遇过无数劫难,资货(买卖货物),做买卖求利养亲,用获得的利益,供养亲属。
有一天,兄弟俩之于异国,来到别的国家。
他们到了异国他乡,哥哥叫弟弟去见当地的国王,并把他们携带的宝珠给国王观看欣赏。
“王睹弟颜华” 国王瞧见弟弟相貌长得漂亮可爱,甚是喜爱,“以女许焉” 就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还要他送上许多宝珠作为彩礼。
弟弟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哥哥,哥哥跟着弟弟一起来到国王那里。
“王又睹兄容貌堂堂” 国王又看见哥哥也是相貌堂堂,“言辄经典” 言谈引经据典很有学问,“雅相难齐” 长相很不一般,高雅的样子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的。
“王重嘉焉” 国王更是喜爱这位哥哥,越发看好他,于是“转女许之” 转过头来,又把女儿重新许配给了哥哥。
“女情泆豫” 国王的女儿性情淫荡。
哥哥心里想:“(婿伯即父)夫婿的兄长就算是父亲;(叔妻即子)弟弟的妻子就该算是女儿;哪有已经是父女之伦,还能嫁娶成为夫妻的道理?这个国王地位这样高贵,做出的事怎么如同禽兽一般(斯王处人君之尊,而为禽兽之行)。”
哥哥立刻就领着弟弟回去了(即引弟退)。
国王的女儿登上高台,望着他们远去,气急败坏地说道:“我愿变成厉鬼,吃掉这个该死哥哥的肝!(吾为魅蛊,食兄肝可乎)”
(展转生死,兄为猕猴,女与弟俱为鳖)他们三个人辗转生死,哥哥转生为猕猴,国王的女儿(雌鳖)和弟弟(雄鳖)都转生为鳖,还是夫妻。
(鳖,俗称甲鱼,印度原故事为鳄鱼。)
雌鳖(鳄鱼的妻子)有次生了病,卧床不起,想吃猕猴的肝。
雄鳄于是出去寻找,看见一只猕猴正在岸边的树下喝水。
雄鳄于是对猕猴说:“你欣赏过音乐(唱歌跳舞)吗?”
猕猴回答说:“没有。”
鳄鱼说:“我家里有好听的音乐和动人的舞蹈,你想欣赏一下吗?”
猕猴听了来了兴趣,很高兴地说:“嗯,当然想呀!”
鳄鱼说:“那你就骑在我的背上来吧,让我背着你,带你一起到我家里去瞧一瞧。”
猕猴就欢快地跳到鳄鱼的背上,心里期待着跟着雄鳄鱼到它家去欣赏美妙动听的音乐。
雄鳄鱼游到河中央,原形毕露地说:“是我的妻子现在病得很厉害,只有吃了你的肝才能治好她的病,水里哪有什么音乐舞蹈呢?”
猕猴听了心里想:“(戒守善之常)遵守戒律,是平常行为的规范,是平常时的行为;可是遇事会应变,却是渡过难关,遇到危难之际的需要。”
猕猴装出内心很惭愧,做出十分抱歉的样子,说,“您怎么不早说呀?我刚才来的时候着急,没来得及带上我的肝,我的肝落在树上了,现在还在树上挂着呢,你赶紧带我返回去取,带在身上,再跟你去你家!”
鳄鱼相信了猕猴的话,驮着猕猴返回取肝,他们一回到岸边,猕猴立即从鳄鱼的背上窜跳到了堤岸,爬到树上。
猕猴上了树,对雄鳄鱼骂道:“你这该死的鳄鱼!天下有谁会把腹中的肝挂在树上?”
佛告诉比丘们说:“这哥哥就是我,品行贞洁,始终不犯淫乱,为赎尽前世的罪过,转生为猕猴,遭遇劫难。弟弟和国王的女儿都转生为鳖。雄鳖就是调达,雌鳖就是调达的妻。”
【赏析】
这本是一个佛本生的故事。它说明魔不胜佛,说明贪欲会使人坠入苦海,只有觉悟才能回头是岸,才能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