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说一定要去看!《长安三万里》今日上映

(以下评论含剧透,介意勿点展开,谢谢)
首先,很喜欢里面的高适,有血肉,有自己的性格矛盾,总体而言,他比其他人物要丰满,更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活人。
其次,如果你是卖中国人的唐诗情怀、盛唐情怀,你大可直接给我做个唐诗三百首诗人小故事合集,而不是让这群人在不适时的时候 背 自己的诗(高适写边塞诗那一段就很ok啊,有前有后有因有果的,其他那些基本都是背诗,何必?)。
影片里关于家国情怀的仅“大丈夫应如是”和哥舒翰誓死不降这么一些,高适偶尔流露。其他的诗人给我的感觉都不是我是来报效朝廷、爱护百姓的,而 是 来 光 宗 耀 祖 的 。而且这种感觉在长安陷落了前尤为严重。噢我承认你是拿高适和李白做线索串的片子,那么,高适一个边塞诗人,你让高适出来多说两句啊。
里面的李白好中二,我和闺蜜在电影院抠芭比梦幻城堡和米奇妙妙屋。他也不够立体,着重只能让观众知道他是大诗人、酒鬼、有钱、相扑、赘婿,然后各种背诗……不是有机的整体!为什么喝酒?为什么写诗?你要知道这些特点是在一个人身上,人,有很多特点的时候,是复杂的,而不是像影片里的1+1=2、2+2=4放在一个人身上各种特质泾渭分明的。还有诗人间的情谊呢?全靠曲江苑的歌舞和喝酒维系吗?噢还有高适被李白放鸽子不记得那种的往来……你给我展现的李白是有事酒肉朋友,无事巧遇高适,这很难评!
还有那个将进酒的片段,居然是坐在黄河边一群人用着陶瓷破碗喝酒,然后喝得醉醺醺的李白边吟诗边气氛到了带着他们跳水坐仙鹤,边上是大鹏,然后登银河拜天阙?啊?这是什么东西?这个银河和大鹏的片段不应该配《上李邕》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吗?里面还有“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在画面里给我的感觉是一群没钱的叫花子,哪来的“五花马,千金裘”?是不是画面和诗朗诵脱节!
再者,电影名字,内容和长安有关系我认了,三万里是什么?从来没cue到过,不知所云。
总体而言给我的感觉是编剧想给我们看盛唐气象下大唐诗人的官场起伏、人生百态,以及安史之乱时局动荡的神州沦落,但是笔力不足,想象不足,不深刻,浮于表面,没有把那么多的n个诗人诗人做出n的平方的效果,只是n个诗人等于n。只是用喝酒背诗的情节拼凑人物,“两句三年得”仿佛并无存在,大家都是天之骄子,天赋异禀,出口成诗,互夸王者。这些大诗人的诗是来给片子加分的,人物扁平就是期末成绩不行,加多少平时分你追光还是要呜呜菜菜捞捞。
你可以让我们观众凭借自己的古代文化常识自己给人物拼凑血肉,但是你作为影片应该有人物自己的闪光点,全都是扁平李白的配角,这未免太浪费他们的出场。
全篇我觉得最有劲的是高适末尾拦截吐蕃大军的情节,那些什么相识相知相遇共度患难分道扬镳,既然写不好,能不能多几个人打磨好了,找几个专门搞唐史的专家提点意见再做,多好的题材,做成唐诗三百首朗诵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