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长鹏口腔科普:小孩子牙齿生长顺序
宝宝出牙的时间和速度是反映宝宝生长发状况的标志之一,与遗传,气候、生活方式、体质等方面都有关系。 每个做家长的都会担心自己的宝宝是不是发育正常,所以难免会拿自己的宝宝跟别人的宝宝相比。就算是同龄的孩子,宝宝的体质不同自然发育也就不同。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有的孩子一岁之前就会走,有的孩子要到1岁半才能走稳;有的孩子5个月就开始长牙,有的孩子则迟迟不长牙。宝宝的长过程中,这些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不需要过分担心!一般小孩子乳牙到替牙再到恒牙牙齿生长顺序可分为以下七个阶段。
一、乳牙萌出
乳牙在口腔内萌出通常发生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最先萌出的是下颌中切牙。在30月龄时,约70%的小儿的乳牙已全部萌出,但是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如果在14月龄时,乳牙一颗都未萌出或所有乳牙都已萌出均被认为是正常现象。如果到16月龄时还未萌出乳牙,则需进行X线检查。乳牙列早萌模式可能预示乳牙列与替牙列交替也较早。乳牙萌出顺序个体差异很常见,不会对乳牙列的发育造成显著干扰。最常见的乳牙萌出顺序是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二、乳牙列发育完成
此阶段口内只有乳牙,此阶段拥有正常咬合关系有利于正常恒牙列的发育。
该阶段发生于3~6岁的儿童。在本阶段早期,第二乳磨牙刚萌出后,通常与第一乳磨牙之间有间隙。
通常情况下,乳牙列晚期无牙列拥挤。然而,该阶段前牙区如有间隙,将有利于宽度较大的后继恒切牙的排齐。

三、第一恒磨牙萌出
混合牙列起始于下颌恒中切牙。下颌第一恒磨牙也在相应时间萌出,随后萌出上颌第一恒磨牙。切牙和第一恒磨牙的萌出即为替牙列早期。
第一恒磨牙的萌出与青少年快速生长期基本同时发生,并获得咬合垂直向高度的第二次生理性增加。

四、恒切牙萌出
在替牙列早期,乳切牙脱落,恒切牙萌出。替牙列早期持续约2年(6~8岁)。然后,进入间歇期,持续约2年。有些儿童的间歇期较长。下颌切牙在其对应乳牙的舌侧发育,并在舌侧萌出。
当上颌切牙萌出时,它们通常参与了对应乳牙的牙根吸收,萌出时排列尚可。
在本阶段中,上颌切牙牙冠可能是远中倾斜的,侧切牙尤甚。
在此阶段,牙齿呈现少量拥挤是正常的,若发现有较大间隙,则应考虑是否有口腔不良习惯。
应当注意的是,当下颌第一恒磨牙和恒切牙萌出后,下颌牙弓长度就稳定了。
由于上切牙牙冠较乳切牙唇倾,且唇舌向厚度较大,因此上颌牙弓长度将增加约1.5mm。从乳牙列更替到早期混合牙列,尖牙间宽度将增加约2mm。

五、下颌尖牙和上下颌第一前磨牙萌出
本阶段标志着替牙列第2阶段的开始。而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较早萌出有利于尖牙的正常萌出。

六、第二前磨牙萌出
第二乳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替换是保存替牙间隙的重要时机,大约在11岁。第二乳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近远中向宽度差将提供一个自由间隙。

七、上颌尖牙和上下颌第二恒磨牙萌出
上颌尖牙和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标志着替牙列第二阶段的结束,恒牙列建立。在绝大多数儿童,此阶段约发生在1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