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日常:语言篇
2022-05-20 11:03 作者:BrightRivers | 我要投稿
古人的日常:语言篇
29 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文言文:古人写文章时候的书面语
春秋以前,文言文和白话文差别不大,文言文实际是商周时期口语的简化版
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基本定型,后来2000年没怎么变
口语白话文却在不断变化——受到移民影响
唐后白话文和文言文区别非常明显了
文言文的优势:省字,古时候书写材料成本高
东汉造纸术改进,唐宋印刷术普及
文化传承的惯性,文言文格式稳定、言简意赅,有表达的优势
此外,文言文体现了格调——区别普通群众,优越感直到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才消失
宋之后,白话文在书籍中使用量大大增加,宋兴起了“话本”,说书人的底本
融合了口语和书面语,浅近文言体产生——白话小说
此后畅销小说基本都用白话文——四大名著就是这样
真正的困难是:听不懂,发音不同
30 古人能听懂我们说话吗
古汉语发音: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
上古音:西周到汉
中古音:南北朝到唐
近古音:宋到清
青青子衿
上古音:cen cen cilumu kelumu
中古音:ceng ceng ci ginmu
近古音:cing cing zi gin
北方游牧民族南迁,胡语与中原汉语融合
中原人南迁,把古汉语逮到了南方——闽南语、粤语、客家话、吴语保留了一些古汉语发音
日韩语保留了一些古汉语发音元素
反切法
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
前字取声母,后字取韵母
峰:房生切,房取f,生取eng和声调一声
隋朝《切韵》等韵书,可以推出中古音
上古音则借助亲属语言(比如藏语)发音规律
韵母中古音和今天的变化不大,特别是平声韵(阴平阳平——一声二声)的唐诗,今天依然押韵
但《诗经》就不太押韵——上古音
热度 2评论 0
打开APP参与互动
竟然被你看光了,去看看别的吧~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