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香炉与中国历史


一、崇祯铸钱 崇祯是明朝衰败之时,内优外患,比年战役,国库空无,崇祯曾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其间包含上古三代及宣德年间的铜器。二、咸丰铸钱 清代咸熟年,亦是内忧外患,比年战役,国库空无,为了发行钱币,不惜把皇宫、内廷保存的各种铜器(包含王室历代旧藏的铜炉、薰炉、铜龟鹤等)销毁用以铸钱。三、抗日战役时期 日本人做枪炮缺少铜料,于是在我国各地搜集铜器,熔化后改做枪炮。如北京大慧寺内正殿原有高达十几米的铜观音像,在民国时期被日本人销毁,换成了木制观音像即是一例。四、民间所藏铜炉的三次大劫难 一次是在1950~1953年抗美援朝时,战役需求大量的枪炮弹药,便发动民间搜集“旧铜”,从各地所搜集来的旧铜器中,天然有不少的铜炉。 第2次,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时,全民搜集铜铁,老百姓家里的铜器,如铜盆、铜锅、铜勺、铜炉等都奉献出来了。 三次,是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各种古旧铜器,包含铜炉,天然作为迷信品“破四旧”被搜集到铜材厂熔掉。尽管后来经文物部门拣选出不少,但已被熔化的天然也不在少数。这是建国后三次铜炉大劫难。五、销洋庄 几十年来东西方的海外买家都大谈考古学,争相购买明清铜炉,然而有些人只会要求铜质精巧,却不懂赏识皮色的美丽,一些商人为了迎合买家,竟把旧炉磨成崭新的炉,破坏了不少好炉子。六、敷色 有些玩家专门考究炉色的绚烂,于是一些商人又将色皮剥蚀晦暗的旧炉,重新敷上色皮,破坏了原炉的美。七、凿底 有些好炉,往往厚重,一些世俗的人怀疑是纯金铸造,就凿底部来化验,破坏了炉。或有部分铜炉的炉身镀了数量相当可观的黄金,人为地“饮鸠止渴”。 正因为明清铜炉历史上阅历诸多劫难,损失惨重,造成今日真宣德炉已成百里挑一,后仿炉和私款炉亦成为珍罕的历史文物。 二、明清私款铜炉鉴赏 私款即指私家铸款,是当时官宦人家或有钱人自用的款识。此种铜炉一般是孤品,亦有后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