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院

2020-11-01 14:41 作者:黄竹心  | 我要投稿

清晨,天蒙蒙亮,周末的校园一片寂静,也有人穿梭在其中,疲倦的步子带着一些目的。我和同学乘车到某个出名的村子,进行所谓的田野调查。出校的喜悦被冷风吹得消失殆尽。不知道要调查什么。想了一晚上的问题,现在也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挤在大巴上,似乎大家都有一个苦恼的夜晚,坐在车上再也支撑不住,抱着种了却一切的豁达,呼呼地睡了过去。我在最前排,靠司机最近。能听见他打开了收音机,有多少日夜是这样度过的。我也支撑不住,但车程颠簸,就在这似睡似醒间,仿佛听到了:

“880,爱旅行……如果您家孩子情绪低落、不好好学习、有网瘾、活着没意思……我们有专业的老师进行调解,治疗……”

冷风从车窗溜了进来,恍惚间我被惊醒,不知怎地回想起了几年前的故事。

 

那一年冬天,我在火车站做志愿者,说是要近距离体验春运的氛围,但好心情总是能被几个坏脾气搅和掉。那时又非常冷,现在还能会想起风从下而上钻进身体的感觉。再也没有期待下一次的志愿活动,只想快快回到家,见见家里的爸妈。

冲出车站,就看见他们站在最显眼的位置等我。再次相见异常兴奋,话也比平时多了些,没由头地乱扯。询问亲戚邻里的状况,说并没什么变化,都忙着准备过年,院里怪红火。

“不过昨天听隔壁的老婆说呢,他家儿子今年不回来。”父亲说,“啥学校这么好,舍得把孩子送那么远上学。”

“可不是,不过听这两口子的音信,好像和普通学校不一样,叫什么书院来着。学的东西也不一样,国学之类的东西。”

“好像还能修身养性啥的。”

“嗯,这么说倒是有必要……这小两口不是老抱怨XX不好好学习啥的,你说要是考不上学校以后可咋办呢,让人熬煎的。”

离家之前,这对夫妻就谋划着让XX转校,他们说得该是这件事了。我们院的邻居们都很和善,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会互相帮衬,所以关系都不错。小两口是做生意的,近几年零售商不好做,他们却也坚持了下来,不过在家的时间就更少了。经常能听到他们到深夜才回到家里,胡乱休息一会,早早地又出发。

我在家的时候,经常被这对夫妻叫去帮忙辅导XX学习。平时我们不会见到XX,路过隔壁,安静的屋子没有更多声音。有时能看见他拖着身子去扔垃圾,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重重的黑眼圈,眼睛挂满血丝,充满了疲倦。看到有人,忙岔开眼神,低着头,快步走过,生怕被别人看见。我第一次到XX的房间,他把什么东西迅速地塞在桌子下面,当然藏不过,只是一瞥就知道是一张纸,黑乎乎的,不知道是什么。我也不在意,原以为这个过程会非常艰难,没想过能与他交好,只是完成邻居交代的任务。XX也很配合,虽然怯生生地,却也能说出哪里没有学会,能做完该做的练习,没给我更多的麻烦。

次数多了我发现,这个孩子不是印象中的奇怪孤僻。他很聪明,成绩还不错,应该是没有达到这对夫妻想要的样子。大概是经常熬夜的原因,经常没有精神。但约定好辅导的时间后,他每次都会调整作息,等着我来。他的眼睛是干净的,没有大人的沧桑。费劲力气解决难题后,他会像小朋友一样兴奋,也不再回避我的眼神。是很可爱的孩子。有时候提前完成任务我们也会闲聊。他说话很慢,声音很小,句子也不长,总是我在问,他应和着。有时也想鼓起勇气问我一些问题,充满期待却又硬生生憋回去。我让他放轻松,大家都是邻居,年龄也差不多,不用那么拘束。

有一次,他郑重地坐了起来,从抽屉里摸出一沓纸,小心翼翼递到我面前。原来那天藏的东西,是他自己创作的漫画。不是很精美,却也能看出有功底在里面。再看他脖子都染红了,低着头看着两只手搅来搅去,看来还没有给别人看过这些东西,或者没有机会给别人看。

“这些都是你画的啊!”

“嗯。”

“真漂亮,以后想要当漫画家吗?”

“是呢。”

“原来你熬夜是为这个啊!”

“画着就没了感觉,再看时间就很晚了。”

“那也别熬太晚,还是长身体的年纪,把眼睛再看坏了。”

XX抿着嘴笑了笑,没有更多的话,只是让我把这些看完。厚厚地一摞,即使漫画也要看好久。只是看了一些能感觉这是真的很不错。从画面质感、分镜、线条来说都很细致,不显得杂乱,故事也很精彩,不矫情、不做作,看来他是在认真地想要把这个故事讲好。

“我想到专业的艺术院校去更深入地学习怎么画好漫画。我也试探过我的父母,但他们非常反对。我平时也不说话,不出门,又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可能觉得我精神有问题,所以才把你叫来。”这些话似乎在脑子里一直打转,憋了好久终于说了出来,“昨天他们一起回了家,我听见他们好像要让我转校,不要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该怎么办啊。”

我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抱歉,我无能为力。”

沉默中,我回了家。

日子还在继续,后来我回到了学校,闲下来就会想这个孩子现在怎样。

看来他最后还是转校了。为什么过年都不放假?

 

我越来越大,年味越来越淡。我小时候寒假总是在奶奶家度过。虽然年纪不大,但我很早就学会了做饭,和爷爷奶奶一起烧火,炸菜,蒸花馍,包饺子都是我爱的事。二、五、八总有一天不忙的时候,爷爷会开着小三轮带我们去最近的镇上赶集。爷爷是个细致的人,总是会带着提前写好的清单,到每个常去的摊位置办年货。父母在新年的前两天带着大包小包也住到奶奶家,我也很开心一家人能围在一个小小的电视机前看春晚,看到歌舞类节目我就会拿着各种炮仗在院子里放。可我胆子很小,只敢捏着长长的一根香去点。“呲”的一声,赶紧转过身去,用力地捂住耳朵,然后我的背上就出现了一个一个的小洞洞,大家都哭笑不得……

后来,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家有了自己的房子,年前就不和老人们一起住了。买好东西年三十的时候送到奶奶家,再给每个门上贴好春联,就又回家了。之前贴春联都会打一大勺浆糊,我还觉得很好玩,现在都变成胶带了。新盖没几年的门楼起了碱,用胶带怎么也贴不上,但又怕浆糊太麻烦,索性就用胶带一条条地往上贴,硬生生粘在了粉一样的墙面上。

那一年我没有跟着爸爸一起回家,想再挤一挤这小小的窑洞。节能灯泡照不亮堂这窑洞,春晚在更大的电视上也没有手机有趣,带着潮味的被子有暖水袋才能暖热双脚,这烟煤的味道再也接受不了。一切都不是原来的样子。

有人给我打来了电话,陌生的号码。又是广告,果断挂掉。过年都这么敬业的吗?

过了会又打了过来。

有些奇怪。

“豆啊,谁给你打的,咋不接呢?”

“我不知道谁。出去接一下吧。”

“把袄穿上,外头怪冽(冷)呢!”

胡乱披了件外套,在门外接起电话。

“谁啊。”

“XX,我刚从学校跑出来,我不敢给我爸妈打电话,我觉得除了你没有人会救我了……”他的声音从喉咙里挤出,很着急,前言不搭后语。

“嗯?你怎么了,我听说……”

“你听我说,我没多长时间,他们马上就会找到我……”

“他们是谁?”

“教官,你听我说!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这里不是人待的地方,我要活不下去了,我今天是豁出性命才跑了出来。戒律背错,会被‘竹戒’打。每天都有体罚,没有教官想不到的花样。之前有个小女孩没逃出去,几个教官把她按在地上,用‘龙鞭’打了20下,然后还被关了七天‘烦闷’。到了晚上她的叫声还是会来找我。我实在撑不住了,我是豁出性命跑出来的,我怕我哪天死在这里,求求你快来救我吧,求求你、求求你……”

电话那头早已泣不成声。

“你冷静下来,不要怕,报警了没有。”

“报警?他们是一伙的……”

“……”

“我不敢相信他们,我不敢。我跑了好远好远,这条路没有人,幸亏教官给过我‘零花钱’,我感觉吴君保很快就要找到我了……”

“别慌,没人会伤害你的,找个地方保证你的安全,我马上想办法救你,随时联系我。”

接着我慌慌张张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除夕夜,隔壁的夫妻俩还是在家的。他们原不信我的话,不相信这所书院会做出这样的事,还是我父母信任我报了警,他们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据说连夜坐警车到J省,后面的事情我也不清楚。

这是我最惊心动魄的一个除夕,在院里晃荡很久被奶奶拉进了屋子。新年的钟声响起,整个村子劈里啪啦乱响。我躺在床上看着格子窗外灿烂的烟火,升起,散去,天空又回到一片灰暗。我狠狠地盯着窗外,想要看到天边泛起一束晨光划破这片天。眼皮却越来越沉,还是睡了过去。

 

过完年,我回了家。剩余的假期,隔壁的灯光一直没有亮起。然后我又回到了学校,听说这一家三口回了家,一切都变回了原来的样子。XX还是原来那样孤僻,躲在家里不敢见人。夫妻俩更加勤勉,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院子里依旧热闹,门卫大爷还是在和老伙计一起下着他们的棋,傍晚的孩子们依然在嬉戏,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们依然在抱怨,那只黑猫依然躺在角落里不知道想些什么。一切都没有变。

我在家的时候还是会到隔壁,帮助XX学习。这个孩子还是原来的样子,聪明、可爱,话还是很少,但身边围起了一道透明的墙壁。我问过他那里的事情,总是支支吾吾,最后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他还是想学漫画,他的父母还是不同意。日子还在继续,就是这么不如意。

至于那所书院究竟是什么,最后怎样。我不知道。

收音机的声音已经停了下来,天很冷,我们要去村子里实习。我的故事只能讲到这里,或许下次再见的时候我会告诉你。

书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