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的一些日常

2022-12-10 14:11 作者:るる家的单推  | 我要投稿

我的初衷是把各种类型的灵异事件都写一件,现在基本是完成了。最后打算写一些规则一脉本身的特殊能力。 之后大概就是无限期停更了,也许以后经过和其他流派的交流,还能有机会跑出来写写别的中外有趣群体的故事,但是不一定是在b站了

1.前言 在这里先抛出一些没说过的设定好了。规则一脉其实不是修炼出来的,而是被规则选中的人,实际上谁都有可能变成这样的人,先成为同类,然后才能进行修行。只不过有家族传承的人更容易被选中,没传承的人被选中的概率则要低很多。因此很好理解的,我们这样的人很容易形成以家族为单位的群体。如果是没被选中的亲戚,就会和我们渐行渐远了。而被选中的亲属则渐渐形成一个真正牢固的家族。 除此之外,如果是没有家族传承的人被选中了,那么这个人自己就是第一代了。这种选择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一旦被选中,规则会告诉他们如何找到规则一脉,以学习相应的知识。我们对自己没有像对鬼那样做危险级的划分。不过按照成长轨迹大概可以分为:幼年(百晓生时期的我),经过成年礼后成年(家族传承的平均水平是男13岁成年,女15岁成年),成年之后获得身份(苍蝇王中的殷和葬礼中的小茹),获得规则认可的职业,职业者(高中时期的我),长官(各省负责人的门槛),长官开始登上大君台阶(台阶长官,国外称为本科生,共七阶,如今的我),大君(国外称为硕士生,硕士有一二三级,我爸如今勉强可以说在三级),国内无记录(国外称为博士),国内无记录(国外称为教授,全球寥寥无几),全球无记录(古代称为人使),以及按照其他种族的规则对照来看,理论应该存在的?人王。 规则一脉基本不能跟普通人结婚(其实连恋爱也挺危险),主要原因是作为普通人的另一半几乎必被鬼盯上,很少善终。并且少了一半的血脉,后代出现普通人的概率大大提升,更加保护不过来了。 而第一代的规则一脉有些是婚后才被选中的。这种同行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算是特别惨的,一般只有两个选择。一就是离婚,并且放弃抚养普通孩子,永远不再往来。二是不触碰任何灵异事件,看看能不能苟过去。这种选择全看夫妻自己,外人不会有什么说法。不过据我所知,执意如此的没几个有好结果的,基本等于买彩票。 这种情况下在家族模式之外,有一种新的模式就诞生了,也就是学院模式。规则一脉的学校和普通基础教育模式是不一样的,是家与校的结合,读书的学生和老师们是一直住在一块,在学校里成长的。而那些同行的普通人家属则有机会在学校里生活与工作,在这种高密度同行聚集的场所,这些家属的生存率会提高不少。 所以最终在现代形成了这种状态,最强的规则一脉是各种家族。而家族们把自身不想参与前线的成员投入学校成为老师,自己的后代则进入学校学习。顺便给第一代的同行们提供一定的保护。国内一共诞生了八所院校,几年前有一所被摧毁了,如今是七大院校。具体在哪些省就不说了,不过当年被摧毁的那一所,正是广东院校。 2. 雪灾 我们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由于国内在九仙时代的惨烈战况,以及后来的一些众所周知事件,如今国内最老的几个家族基本也就能到清朝了,再早的资料基本都毁了或者丢了。在这里说一个属于常识的情况,两国相争,一定是灵异先战,灵异不败,不会轻易打起来。当年能打成那样,很容易理解,中国灵异圈基本被清空了。这其实也是我们被国家的人盯那么紧的原因之一,他们很留意我们是否和国外有大范围的冲突,这是一种预兆。 而这次的故事,就是家族里记载的一次事情。是关于古家的二代先祖,清末九仙之一的那位。清末九仙有五位是规则一脉的,其中大君有三位。二代先祖就是大君之一。 说的是二代(干脆简称二代)年轻时去安徽的学堂上课(如今学院的雏形)。那时候的学堂不是给孩子上课的,更类似于讲座,参与的全都是成年以上的同行。没想到那年雪下的特别大,而当时负责组织这次讲座的家族,虽然有做一些准备,但是显然没有预备长时间的饭食。 在讲座开始的几天里,暴风雪已经淹没了一切,讲课还没结束,大家就意识到都回不去了。别说那时候的农村了,就算是现在,在这种天气也是寸步难行。而当时,那所学堂更是与世隔绝了。不仅如此,哪怕有人敢出去,也肯定再没有集市可以买粮食了 还好一个农村家族的储备是惊人的,当时几百人就这么住了下来。直到一个星期后,当家的终于坐不住了,水源在雪天是小问题,燃料更是有好几间的柴火房。但是饭菜他们其实只准备了讲座那几天的,现在连他们自家存粮都快吃完了,而雪灾明显才刚刚开始。 当家的怕说实话会引起恐慌,只好先找到二代,问他有没有办法。于是二代来到他们家的厨房,在他们家的一缸米上写上:我离开前米吃不尽。在菜的存放处和鸡笼上也写下:我离开前菜取不完,鸡不减数。之后他叮嘱当家的,不许量米,不许数菜,不许点鸡,这样就能过了这场雪灾,就离开了。 一个多月后,大家才算是勉强能够离开,各自回到自己所在的村镇。而这一个月,他们每次将米取完,第二顿又会涨到缸口。菜则一直用不完,每次打开柜子都是那么多,鸡也一直抓不完,哪怕早已超过他们养的数量。 等到二代离开,厨房里的光景还和他进去那天一样。 3. 学费 我们家爸妈帮人忙既不收钱,而他们又以此为业。所以我们家本身可以说毫无收入。只有他在某些学院的挂名讲师和平时的讲课能给点生活费。小学初中的时候有义务教育还算勉强能混,等到高中要学费了,这点钱是别想交的出学费了。当时国内外不少地方都邀请我和弟弟加入他们学院,但是我爸还是想我正常在普通学校上学。 本来是打算和亲戚借钱的,但是我们家这情况借完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上,完全就是坑亲戚了。想了想还是不借了,我爸干脆拿了个纸条,上面写着,孩子的学费。写了没几分钟,一个同行就打了一笔钱到我爸的卡里,刚好就是我三年的高中学费。 同时这个同行还发了一封邮件给我爸,说明了,他是今天在自己的楼下邮筒里发现塞了一笔钱,还附带了一封信。 信上说他在几天前就清晰的感觉到应该要把一笔钱放进那个邮筒里,用作这个xxx(我爸的名字)的儿子的高中学费,以此来还他的愿。他一开始很困惑,但是几天下来,还是决定这么做了。他希望我爸不用介意,这笔钱和他的愿望比起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事情。同时他还祝愿我读书顺利。 很明显,是个完全不认识的人,甚至是普通人送的钱。后来我和我弟的高中和大学学费也基本都是这么来的。 4. 韩语 我爸前几年被韩国那边的一个家族邀请去交流。东亚目前最强的也就是中韩和新加坡了。所以我爸倒是也想去韩国看看。 一开始什么都安排的好好的,没想到我爸要过去的那天,做中韩翻译的人病倒了。这种交流是不可能请普通人做翻译的,而韩国那边早就和这个人商量好了让他翻译跟陪伴。这下他生病了,韩国那个家族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新的翻译了。如果多个几天还有机会周转,总能找到代替的人。而这行程马上就要开始了,出国一趟也不容易,不可能说往后挪几天,就找不到别人了。 我和弟弟问老爸要怎么办,我妈则建议不如先过去,走一步算一步。而我爸还挺看重这次交流,直接用了特殊方法。他写了个:解决交流障碍。他等了等忽然感觉有点困,就在沙发上睡了一会。 等他醒过来晃了晃脑袋,说他已经会了韩语了。并且他不仅是会了,还是精通到可以轻松无障碍交流的地步。这时我和弟弟好奇的问他,是类似于心里想的是中文,但是说出来是韩语那种暂时性的无障碍。还是直接拥有了韩语的知识那样永久性的会了。我爸说是后者。 于是我和我弟感慨到还好不是去英美交流,要不然他几分钟内英语就超过我们俩,我们直接可以找块豆腐撞死了。 后来果然,我爸的韩语一直没有忘,莫名其妙多了个技能。 完结

我们的一些日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