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叫“魔幻现实主义”?让这篇小小说告诉你

2020-12-15 08:40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知识卡片】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的一种绘画,这种绘画用现实主义(REALISM)的精确来描绘物体,但是却悖论般地表现出一种由于对时空因素进行迥然不同的并置所致的奇异的效果。比如,在皓日当空的正午有一盏亮着的街灯。基里科(Chirico)和20世纪20年代的其他罗马、法国和荷兰画家,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美国社会画家,都进行过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通过使用一种简化的或者是精细的错视画法技巧而使用没有投影的单一色调(Flat color),将一种神秘的或者是怪异的气氛融入普通的主题。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1925年,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发表一本评论后期表现派绘画的专著,书名即为:《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1938年,意大利文艺评论家马西莫·邦滕佩利也在美术评论著作中使用这个名词(他称为“奇妙的现实主义”),认为是超现实主义之后当代美术界出现的一种新流派。


此后,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又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进一步对魔幻现实主义作了理论阐述,他在长篇小说《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的序言中指出:“神奇乃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奇迹),是对现实的特殊表现,是对丰富的现实进行非凡的、别具匠心的揭示,是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这种现实(神奇现实)的发现都是在一种精神状态达到极点和激奋的情况下才被强烈地感觉到的!”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


被应用于拉丁美洲文学评论,则始于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有很多家长给读写菌留言: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书不少,语文成绩却依然不高?我们且不说把“读书”和“语文成绩”绑定在一起是否合适,单说读书,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注重了数量,却忽视了质量。


许多同学读了名著,只知道故事情节,却略过了其中的写作技巧;读了美文,只知道概括大意,却记不住其中的美文佳句。这样的阅读,只能为自己增加点谈资,对语文素养的提升并无益处


一位好读者,应该既要有泛读,更要有精读。泛读可以扩大眼界,精读则能够提高语文素养。而一位好作者,首先必须是一位好读者,会精读才能会写作。


今天与大家一起品读小说《猴变》,对“魔幻现实主义”感兴趣的读者要仔细阅读。



猴变


陈博文


栋悟一家人忽然变成猴子的怪事,已经传遍这一带的山村了。

不少好奇者跑到村里来看看究竟是谣传还是事实。然而,大家都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他们既见不到栋悟,也见不到猴子,见到的只是那间简陋的破屋子。

那是一间栉叶盖顶的小木屋,两扇木板门已斑驳破旧,外边还加上一把锁头,从门缝、墙壁的缝隙里可以窥见屋里边一片凌乱,显然是很多天没有人来过。邻居老阿婶对围观的人群说:“栋悟一家人变成猴子了,要找他们可到后山上去,不过你们要高呼他的名字,他就会从树上跳下来,带些食品去给他们吧!很可怜的!”“这样说,栋悟真的变成猴子了?”“那还会有假,全家人都不见了,岂能说着玩的?!”【开头先写“猴变”的情节,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下面开始进入故事主体。】栋悟住在这村子已很久了。他家种了一小片玉米园,家里还有三把猎枪,是他和两个儿子阿保、阿护的谋生工具。他向来就靠捕猎山区里的动物和种点粮过活。不过,山里的动物越来越少了,所以生活是十分困苦的。【这一段写栋悟一家生活贫困。为小说中的人物命名也是需要关注的写作技巧,这里的“栋悟、阿保、阿护”都有含义,请读完全文再作思考。】自从这片数百平方公里的山林地带,被宣布即将变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后,住在这一带山区依靠捕猎为生的居民,生活就起了大恐慌,栋悟一家当然也不例外。有一次保委会宣传队到村里做宣传,他们说到山区各种禽兽,被人们死捕活捉已濒临绝种,如不设法制止滥捕滥杀,将来我们的子孙就见不到各种动物了。他们要求当地居民,尤其是以狩猎为生者与政府合作,不要再屠杀山区动物,让它们繁殖滋生,让这片辽阔山区再现蓬勃生机。当这批演说家讲得天花乱坠、唾沫横飞之际,栋悟一肚子怨气爆炸了【从小说主题来看,“天花乱坠、唾沫横飞”不应是作者的态度,而是从栋悟角度做的描写,这句话建议改成“栋悟见这批演说家讲得天花乱坠、唾沫横飞,一肚子怨气爆炸了”】。他一跃而起,大吼一声说:“你们这批城市来的家伙,知道山里人的困苦吗?禁止捕猎,我们只有喝西北风了。滚!滚回去,不要干涉我们,不听话送你们几声鸟枪……”围观的村民,有人随声附和,也有人劝他们不要闹事。经此一闹,宣传队在嘈嘈杂杂的人群中悄然收兵,围观的众多村民也一哄而散。【栋悟说话虽然粗鲁,但情有可原。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他性格冲动】此后,栋悟情绪变得偏激愤慨【作者直接点出人物性格,如要鉴赏人物形象,这些词语可直接使用】,每天叫上两个儿子一同上山,展开他的杀戮行动。他拿点颜色给保委会的人员看看:我赶尽杀绝,你们将奈我何?!过去,他捕猎的只是野兔、黄羌、獐狐之类的,现在却是见什么杀什么,简直是有些疯狂了。有一次,他竟一口气射杀了三只猴子。向来,很少有人捕杀猴子的,因为经济价值不高,也没有人爱吃猴肉。所以,猎人对猴子可算是仁慈的。然而栋悟却故意杀猴子,为的是向保护环境的人员示威。【栋悟又有性格偏激,做事残忍的一面】今天,他很幸运猎获一只黄羌。傍晚,父子三人兴高采烈扛着黄羌回家。很久了,没有油腻过口,今晚可要来一味炒黄羌肉,再加一锅酸辣羌肉汤,明天把剩下的卖给芭货佬,最少还有数百泰铢可以赚【“泰铢”可见作者将故事背景设在泰国,这也是一种敏感题材作品的保护性写作技巧,同时,“栋悟”这个名字也就可以让读者接受】。他想得口水直流,心花怒放。就在离家不远处,忽见他老婆伸头缩脑闪在大树后,一见他父子,即迅速迎上来,慌张地说:“不得了,屋子被一群猢狲占了,不是我走得快逃出来,说不定已被它们咬死。”“有这样的怪事,我们快回去看看。”栋悟话还未完,从他屋子里一下子跑出很多猴子来。数百只猴子灰溜溜地朝他们摸来。他被吓呆了,正想扣动扳机,忽从树上跳下数只大马猴,迅速将他父子手中的猎枪都抢了去。人猴形势逆转,栋悟大惊失色,急忙拉着妻子掉头就跑,可后面大批猢狲随着追来。他跌跌撞撞,忽然觉得老妻的身躯在迅速缩小;两个儿子也一样在萎缩,而且脸上长出浓毛,屁股上也长出尾巴。他下意识摸自已的脸,哇!自己也是满脸茸毛。他失声惊叫,吱吱几声,原来他们已变成猴,身形也矫健轻盈了。他紧拉着妻子,迅速攀上茂密的大树。他俯视追来的猴群,咦!哪里是猢狲,都是彪形大汉呀!他搔着头想不出原因。【这段描写“猴变”过程,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描写生动,将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引发读者思考。】栋悟一家人变猴的怪事终于传开了,不久,各个山村发现很多保护野生动物委员会的标语:杀猴子,变猴子!杀山猪,变山猪!动物保护,人人有责!(有删改)【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想象丰富,手法夸张,读来感觉魔幻、神奇,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反映现实。本文写一个魔幻故事,是为宣传保护动物的主题。】


阅读思考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寥寥数语就交代了一件离奇怪事,这样处理不仅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写保委会宣传队的宣传做了铺垫。B. 小说中人物名字具有特色,“栋悟”“阿保”“阿护”寓意着“动物保护”,与小说结尾保委会的宣传口号遥相呼应,凸显出小说的主旨。C. 小说将保委会宣传队说成是“演说家”,并形容他们“讲得天花乱坠,唾沫横飞”,说明栋悟对保委会宣传队的言行根本不认同。D. 栋悟亲眼看到自己与家人的猴变过程,但又说看到的猴子其实是彪形大汉,“猴变”真假难辨,作者这样处理意在引发读者的深思。2. 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栋悟的人物形象。3.下面这段文字写得十分生动,请自选角度,结合内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段进行赏析。
他跌跌撞撞,忽然觉得老妻的身躯在迅速缩小;两个儿子也一样在萎缩,而且脸上长出浓毛,屁股上也长出尾巴。他下意识摸自已的脸,哇!自己也是满脸茸毛。他失声惊叫,吱吱几声,原来他们已变成猴,身形也矫健轻盈了。他紧拉着妻子,迅速攀上茂密的大树。他俯视追来的猴群,咦!哪里是猢狲,都是彪形大汉呀!他搔着头想不出原因。

4. 小说安排“猴变”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1. A【解析】“为下文写保委会宣传队的宣传做了铺垫”过于牵强,但这个命题角度不错,为那些死记硬背答题模式的同学挖了个大坑。2. (1)他身处山区,家庭困难,是一个底层村民猎人形象;(2)他与保委会宣传队产生正面冲突,表现出他性格冲动,暴躁易怒;(3)他出于报复心理,刻意滥杀动物,表现出他残忍偏激的性格特点。 【解析】对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要从人物具体的言行举止中总结概括。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性格有多面性,可以算是一位“立体人物”,我们对他的态度,可以用“哀其不幸,怒其不善”来概括。

3.答案略。【解析】这一段描写人变成猴子的过程,想象丰富,手法夸张,为作品增添神奇魔幻、扑朔迷离的色彩;同时,其中又有许多细节,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入手,描写形体和声音的变化,又让人感觉十分逼真。这种效果令读者惊叹其妙,并深刻反思其背后的批判主题。可结合具体内容选择某个角度分析。4. (1)对于读者,新颖奇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人物上,暗示了栋悟如山猴般暴躁易怒的性格;(3)情节上,“猴变”作为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贯穿全文的线索;(4)风格上,离奇的“猴变”给小说增添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色彩;(5)主旨上,表达出动物保护、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主旨。【解析】对小说某个情节作用的分析,主要思考角度有: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三要素),外加主题、读者5个方面考虑,而这一篇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也要关注。


什么叫“魔幻现实主义”?让这篇小小说告诉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