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2 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动物实验外包】
实验性2 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动物实验外包】
【造模机制】2型糖尿病系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有血糖升高外,同时多伴有血脂异常。目前,国内外对2型糖尿病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包括药物方法、药物加手术方法、自发性遗传性2型糖尿病等。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药物方法。药物方法中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单次腹腔注射STZ方法最常用。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单次腹腔注射STZ法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的机制是以饲喂高脂饲料来引起胰岛素抵抗、以注射STZ来引起胰岛β细胞受损。
【造模方法】目前、多数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选择啮齿类动物作为实验动物。啮齿类动物中大鼠最常用。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现阶段多采用:或先小剂量STZ注射再加高脂高热量饮食喂养、或先高脂高热量饮食喂养再加小剂量STZ注射。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单次腹腔注射STZ法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具体实验方法是:
1.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 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其中含10%蔗糖,10%猪油,5%胆固醇)饲养一个月后,测定24小时摄食量、体重、血压、非禁食血糖、血浆胰岛素、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并作胰岛素抑制试验以评价胰岛素敏感性。
2.小剂量STZ注射诱导糖尿病 高糖高脂饮食一个月后,大鼠腹腔注射25mg/kg STZ(以pH4.2的0.1mol/L枸橼酸缓冲液配成0.25%浓度)。于注射后第1、2、4周测定24小时摄食量、体重、非禁食血糖、血浆胰岛素以及血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另外于 STZ注射后第四周作血压测定,以及胰岛素抑制试验。
【模型特点】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单次腹腔注射STZ法建立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高糖高脂饮食后一个月,大鼠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脂血症。 STZ注射后,大鼠血糖升高,血胰岛素降至常规饲料喂养大鼠水平,其他特征继续存在。
【应用范围】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糖尿病的发病因素、病理过程和临床特征,对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注意事项】目前国内外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不少,但尚无一种公认最理想的方法。判断模型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是血糖和尿糖的升高,由于所选造模方法和造模时所用试剂纯度的不同,其判断成功与否标准不一,大多数学者采用血糖>13.8mmol/L或>16.7mmol/L作为糖尿病模型成功的标志。所以,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单次腹腔注射STZ法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操作方法要合理,选择的实验动物要标准,所用试剂纯度高。
【模型评估】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单次腹腔注射STZ法建立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具有中度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血胰岛素不低,胰岛素抵抗,成功率高等特点,是研究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理想模型。而且实验周期短,费用低。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承接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