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大军、1800辆坦克集结,俄攻势为何这么猛?连破乌军2道防线

截至目前,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接近一年,而激烈的战斗依旧在持续,尤其在顿巴斯地区,双方都投入的大量兵力,近日,俄军还加强了攻势,接连拿下多个聚居点,美欧多个国家也发出提醒称,俄军正准备发动一次全面攻势,那么,连破乌军2道防线,俄军最近对乌攻势为何如此猛烈?俄50万大军、1800辆坦克集结,能否一战定乾坤?乌克兰形势全面告急,北约是否会出兵参战?关于以上三个问题,我将从俄乌战况说起,来为您深入分析。

根据战场信息与双方战报显示,如今俄乌两军缠斗的重点依旧在巴赫穆特及武赫列达尔战线,俄军当前正在试图攻破巴赫穆特北部的火车站,同时其在南部也正试图扩大包围圈,驻守当地的乌克兰军队仅剩0506公路一条补给线,不过,乌军也没有坐以待毙,其在武赫列达尔方向上全歼了一支俄罗斯坦克营,据了解,这支俄军部队是在向弗勒达行军,在经过开阔地时,遭遇了乌军远程地雷袭击,最终31辆战车全军覆没,整体来说,双方的交战依旧呈白热化。
第一个问题:连破乌军2道防线,俄军最近对乌攻势为何如此猛烈?
最新战报显示,俄军已经连破乌军在卢甘斯克地区的2道防线,最近俄方对乌攻势为何会如此猛烈?

一方面,俄军需要抢在乌军获得更强力援助前,获得足够的战场优势。当前西方军援进程出现明显加速,美军的300余辆坦克已经抵达德国港口,预计不日就会投入俄乌战场,而英、德也改了口风,将交付坦克的时间提前至3月,如此一来,对俄罗斯来说,如今在时间上已十分紧迫,如果其不能在援乌坦克抵达前,创造出足够大的优势,顿巴斯地区的战事很有可能再生变数,俄方显然不想再经历1年的拉锯战,因此,发起速攻,取得成果后巩固防线就成为最佳选项。
另一方面,俄罗斯需要尽快拿出实际成果,以维持此次队伍特别军事行动势头。虽然俄军目前依旧占据一定优势,但不得不承认,其在整体上依旧没能掌握战场主动权,尤其是与冲突之初相比,俄军已经历了多场失败,掌控范围也是一缩再缩,按照俄罗斯方面说法,这是一次“保卫顿巴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如此说来,俄军起码要先在顿巴斯地区取得足够战果,以向国内证明此次行动的合理性和成效,避免国内出现反战浪潮,再加之冲突一周年逐渐临近,俄军这种需求就显得更加迫切。
最关键的是,如今俄远东地区正在承受来自美日的压力。日本方面已经放出风声,称计划从美国购入500枚“战斧”导弹,同时其还表示,有计划部署美“暗鹰”高超音速导弹,此举将对俄罗斯东部地区构成严重威胁,这也是俄近日派出图95巡航白令海峡的原因之一,不过,仅凭战机巡航很难有效对美日提出警告,因此,为避免腹背受敌,俄方就需要尽快稳固乌东战事,进而腾出充足的军事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个问题:俄50万大军、1800辆坦克集结,能否一战定乾坤?
有消息称,俄军目前已经集结了50万大军和1800辆坦克,这能否让俄罗斯一战定乾坤?

从现实情况分析,此次俄军的攻势大概率只是一次重点进攻,并非决战。要知道,与乌军在巴赫穆特僵持近半年的,不过是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军,而就在不久前,瓦格纳方面还“控诉”称,其周围根本就没有俄正规军进行支援,从这一点来看,俄军当前依旧在试图避免伤亡,如此一来,俄军即便真的集结了大批军队,其优先采用的恐怕也是利用炮火进行消耗的攻坚方式,这种战法显然无法将乌军彻底击溃。
此外,俄军近来接连暴露出的问题,也决定了其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战果。从俄乌双方在巴赫穆特的胶着战事来看,俄军的攻坚效率十分混满,此外,最新战报显示,俄军坦克部队在武赫列达尔方向还遭遇了一次大败,其31辆战车在开阔平原上被团灭,在这一过程中,俄军明显存在准备不足及指挥混乱的问题,由此来看,俄军并未准备好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全面攻势,更何谈要通过这一攻势来“定乾坤”。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决定战场走向的不仅仅是俄罗斯与乌克兰,还有一直在作壁上观的西方国家。一直以来,乌军对抗俄军的最大依仗就是美欧给予的军事援助,而为了达到削弱俄罗斯这一目的,西方一直对俄乌冲突采取积极参与的态度,如果俄方想要短时间内结束僵持,西方恐怕不会坐视不管,毕竟西方的支援手段尚未用尽,从这一点来说,俄军想要靠一场战役就决定战局走向并非易事。
第三个问题:乌克兰形势全面告急,北约是否会出兵参战?
如今乌克兰形势全面告急,在这种情况下,北约是否会直接出兵参战来改变战场态势?

首先,目前战事还不需要北约实际派兵参与。毕竟,乌军还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即便其无法对抗俄军接下来的攻势,乌克兰也大可以选择先弃守部分区域,在西方装备到达后谋求反击,在这种情况下,北约没有派兵参战的必要,更何况,如今部分北约成员国已经明确表态不会出兵支援,想要协调出统一意见尚且需要一定时日。
其次,北约参战影响太大,极有可能让战局失去控制。如果仅仅与乌克兰作战,俄方并没有“伤筋动骨”的风险,但是如果北约军队介入,冲突烈度将会大幅提升,而俄本土也难免被殃及,面对此种局面,不排除俄方将核武器投入战场,万一真出现了这种情况,美国恐怕也会采取核力量进行反制,如此一来,战火势必会蔓延到北约自身,这显然不符合北约参与此次冲突的目的。
最后,除了派兵之外,北约还有多种干涉冲突的方式。一方面,北约的援乌手段尚未用尽,其在战机和远程导弹方面还能继续与俄罗斯斡旋,另一方面,北约正在加强与日韩的军事联系,其呈现出欲将战火引至亚太的趋势,将更多国家卷入,也能分担乌克兰在正面战场的压力,由此来看,还没到北约亲自下场的时候。

综合来说,无论北约态度如何,欧洲又做出了怎样的承诺,都无法改变西方国家正在深度参与俄乌冲突的事实,而这一现象也意味着俄乌冲突恐怕会进一步持续下去,因此俄军才会选择先下手为强,在西方给予更强力援助前尽可能消灭乌军的有生力量,为谈判创造条件,就看接下来乌克兰和背后的西方国家究竟有没有沟通的意愿了。
作者:小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