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历史特级亲王获得者家族二月革命后尚存在的后代经历
特级亲王(Светлейший князь)是沙俄时期授予非皇族贵族的最高贵族爵位称号,在整个二百余年的历史当中共有41人被授予此爵位,其中不乏俄国历史上著名的能臣名将,以及被沙俄吞并的国家贵族,其后人也均享有该头衔,当然在授予的41人当中,有三例为原获得者男性子嗣断绝后母系亲属继承,一例为父子两人因特殊情况先后获得爵位,还有一例父子三人同时获得爵位,所以总共出现过35个特级亲王世系
1707年:
亚历山大·丹尼洛维奇·缅希科夫
1893年男性继承人断绝
1711年:
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康捷米尔
1780年男性继承人断绝
1729年:
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多尔戈鲁科夫
1868年男性继承人断绝
1772年:
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
没有子嗣,与叶卡捷琳娜女皇生有私生子博布林斯基
后人:
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博布林斯基(1852——1927):国务委员,国务院右翼党团主席,流亡国外,1927年去世
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博布林斯基(1859——1930):国务委员,流亡国外,1930年去世
格奥尔基·亚历山德罗维奇·博布林斯基(1863——1928):中将,一战期间任加利西亚总督,流亡国外,1928年去世
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博布林斯基(1861——1938):考古学家,流亡国外,1938年去世
弗拉基米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博布林斯基(1867——1927):第四届国家杜马副主席,一战期间作为中尉在前线作战,内战期间在基辅领导反布尔什维克保皇组织,流亡国外,1927年去世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博布林斯基(1890——1964):一战期间作为骑兵上尉在前线作战,留在苏联,后成为动物与生物学家,曾任国立中亚大学生物研究所所长、莫斯科大学生物教授,生物学博士,1964年去世
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博布林斯基(1887——1919):中尉,内战期间为南俄白卫军效力,1919年战死
彼得·安德烈耶维奇·博布林斯基(1893——1962):中尉,内战期间为南俄白卫军效力,流亡国外,1962年去世
1776年:
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波将金
无子
1796年:
普拉东·亚历山德罗维奇·祖博夫
私生子普拉东诺夫1893年去世,无后代
1797年:
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别兹博罗德科
无子女
1799年:
彼得·瓦西里耶维奇·洛普欣
1873年男性继承人断绝
1812年: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戈列尼谢夫—库图佐夫,斯摩棱斯克特级亲王
无子
1814年: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萨尔特科夫
后人:
伊万·尼古拉耶维奇·萨尔特科夫(1870——1941):少将,国务委员,流亡国外,1941年去世
1815年:
安德烈·基里洛维奇·拉祖莫夫斯基
无子女
1826年:
夏洛特·卡尔洛芙娜·列文(女亲王)
后人:
阿纳托利·巴甫洛维奇·列文(1872——1937):俄军骑兵大尉,内战初被捕,后获释,西北白卫军创始人之一,任列文亲王利博夫志愿支队司令、西北军第5步兵师师长,晋升上校,流亡国外,1937年去世
帕维尔·巴甫洛维奇·列文(1875——1963):一战期间任西北地区红十字会专员,被德军俘虏,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1963年去世
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列文(1884——1949):内战期间为南俄白卫军效力,流亡国外,后成为牧师,1949年去世
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列文(1887——1943):流亡国外,1943年去世
1831年:
伊万·费多罗维奇·帕斯克维奇,华沙特级亲王
1903年男性继承人断绝
1834年:
列万·格里戈里耶维奇·达季阿尼,梅格列尔自治公国大公
后人: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达季阿尼(1876——1919):1919年被苏俄处决
达维德·康斯坦丁诺维奇·达季阿尼(1875——1932):上校,内战期间为南俄白卫军效力,流亡国外,1932年去世
1834年:
格奥尔基·格里戈里耶维奇·达季阿尼—明格尔斯基,梅格列尔自治公国亲王
无子女
1834年:
米哈伊尔·格奥尔基耶维奇·舍尔瓦希泽,阿布哈兹自治公国大公
后人:
格奥尔基·米哈伊洛维奇·舍尔瓦西泽(1846——1918):1918年去世,无子女
1834年:
彼得·米哈伊洛维奇·沃尔孔斯基
后人:
彼得·德米特里耶维奇·沃尔孔斯基(1845——1919):生平不详
1834年:
彼得·赫里斯季亚诺维奇·维特根斯坦
后代: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维特根斯坦(1862——1934):六等文官,流亡国外,1934年去世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维特根斯坦(1890——1918):中尉,内战期间为南俄白卫军效力,1918年战死
海因里希·费多罗维奇·塞恩—维特根斯坦(1879——1919):具体生平不详
1841年:
德米特里·弗拉基米罗维奇·戈利岑
后人:
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戈利岑(1851——1920):骑兵上将,流亡国外,1920年去世
鲍里斯·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利岑(1892——1919):中尉,内战期间为南俄白卫军效力,1919年战死
1841年: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车尔尼雪夫
1891年男性继承人断绝
1851年:
亚历山大·阿尔卡季耶维奇·苏沃洛夫,苏沃洛夫大元帅之孙
1893年男性继承人断绝
1851年:
康斯坦丁·阿尔卡季耶维奇·苏沃洛夫,苏沃洛夫大元帅之孙
无子女
1852年:
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沃龙佐夫
1882年男性继承人断绝
1865年:
约安·格里戈里耶维奇·格鲁津斯基,卡特利—卡赫季王国末代国王曾孙
无子女
1865年:
伊拉克利·亚历山德罗维奇·格鲁津斯基,卡特利—卡赫季王国末代国王之孙
儿子早夭
1865年:
格里戈里·伊里奇·格鲁津斯基,卡特利—卡赫季王国末代国王之孙
后代:
伊利亚·格里戈里耶维奇·格鲁津斯基(1867——1947):沙俄中校,内战初加入东方白卫军,曾任第11乌拉尔步兵师炮兵总监,晋升少将,1920年被俘后加入红军,曾任共和国预备集团军、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军校总监,1947年去世
彼得·格里戈里耶维奇·格鲁津斯基(1868——1921):中校,内战期间为南俄白卫军效力,1920年被俘,次年被处决
1865年:
达维德·巴格拉托维奇·格鲁津斯基,卡特利—卡赫季王国末代国王之孙
儿子早夭
1865年:
尼古拉·伊里奇·格鲁津斯基,卡特利—卡赫季王国末代国王之孙
后代: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格鲁津斯基(1886——1936):具体信息不详
1865年:
格里戈里·奥克罗皮罗维奇·格鲁津斯基,卡特利—卡赫季王国末代国王之孙
无子女
1865年:
帕维尔·奥克罗皮罗维奇·格鲁津斯基,卡特利—卡赫季王国末代国王之孙
1916年后,男性继承人断绝
1865年: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梅列京斯基,伊梅列季亚王国末代国王之子
1892年男性继承人断绝
1865年:
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梅列京斯基,伊梅列季亚王国末代国王之子
子女早夭
1865年: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梅列京斯基,伊梅列季亚王国末代国王之子
无子女
1865年:
德米特里·格奥尔基耶维奇·巴格拉季昂—伊梅列京斯基,伊梅列季亚王国王室,与其子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维奇、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同时获得爵位
后代: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巴格拉季昂—伊梅列京斯基(1879——1943):支持革命,内战期间加入红军,二战时在红军工程部队服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在抢修桥梁时被炸身亡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维尔霍夫斯基(1878——?):其子德米特里私生子,上校,一战期间在俄军当中服役,后来经历不详
1867年:
安德烈·达维多维奇·达季阿尼—明格尔斯基,梅格列尔自治公国末代大公之子,列万·格里戈里耶维奇·达季阿尼特级亲王之孙,与祖父先后获该爵位
无子女
1871年: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
后代:
康斯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戈尔恰科夫(1841——1926):基辅省副省长,流亡国外,1926年去世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戈尔恰科夫(1875——1916):骑兵大尉,一战期间战死
米哈伊尔·康斯坦丁诺维奇·戈尔恰科夫(1880——1961):流亡国外,在国外领导反苏保皇组织,1961年去世
1873年:
尼古拉·彼得罗维奇·洛普欣—杰米多夫,继承其无子嗣的外祖母之兄洛普欣爵位
后代: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洛普欣—杰米多夫(1870——1937):流亡国外,1937年去世
1880年:
叶卡捷琳娜·米哈伊洛芙娜·多尔戈鲁科娃—尤里耶夫斯卡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情妇、第二任妻子,结婚后获女亲王爵位,不享有皇后地位,其后代不具有皇室地位与罗曼诺夫姓氏,视为私生子
后代:见亚历山大二世私生子女部分
1882年:
帕维尔·安德烈耶维奇·沃龙佐夫—舒瓦洛夫,继承其舅舅沃龙佐夫爵位
无子女
1886年:
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沃龙佐夫—舒瓦洛夫,继承其兄爵位
无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