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坑-KR】恩斯特·台尔曼

恩斯特·台尔曼(Ernst Thälmann)
出生日期:1886.4.16
派系:工团国际德国支部(Deutsche Organisation der Internationale,缩写DOI)&德国工团党(Syndikalistische Partei,由于原本它和德国社民党一样缩写为SPD,因此该党将官方缩写改为SP)
投身革命
1915年1月,恩斯特·台尔曼作为德军被征召入伍参加一战。尽管台尔曼本人不想为容克的帝国效力,他在前线奋力作战,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和汉萨十字勋章,经历了西线大小战役,两次在作战中负伤,是被他的战友们称赞的合格炮兵。1917年,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战况都陷入胶着,威廉二世被迫做出承诺进行改革,德国内部暗潮涌动,各派政治力量互相角力。台尔曼在年底加入了德国独立社民党(USPD),并和他的数名战友一起逃离战场。
在卡尔·李卜克内西的革命活动失败后,USPD自身没有受到牵连。相反,威廉皇帝希望向那些潜在的社会主义者表现出所谓的善意,防止他们成为工团系的盟友。台尔曼借着USPD大举扩张的机会,返回家乡汉堡,参加了当地工人组织的建设,并当选汉堡的USPD主席和议员。当时,西线的停战和东线战火重燃使得德国出现大量逃兵和失业人口,台尔曼和USPD工作人员在汉堡建立了救济机构,有效地缓解了当地政府的压力。不过,当USPD对新生的法兰西公社和工团国际的态度被正式拿到议程上之后,它终于迎来了不可避免的分裂:台尔曼站在工团派一边,于1920年11月建立了工团国际德国支部,它很快改组为德国工团党。

SP和SPD的内讧
1921年夏天,台尔曼前往巴黎参加工团国际大会,在那里分别和以马赫诺为代表的安那其主义者和以马塞尔·戴亚为代表的列宁主义者(自称)交换了意见,坚定了他采取两条路线结合推翻德意志帝国的决心。由于他的激进立场,德国地方政府很快就不再允许他和SP党员继续在政府内任职,这促使SP使用直接手段进行抗争。1923年底,巴伐利亚和汉堡分别爆发大规模起义,台尔曼赶赴前线指挥战斗,但起义还是在次年被镇压。此后,他被迫暂时逃离德国,以躲避威廉二世的抓捕。
1925年,台尔曼重组了威廉·皮克负责的准军事武装RAM(红军民兵),开始为合法斗争做准备。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宣布让SP参加选举以争夺两院话语权。不过,虽然柏林当局没有因此直接下令把他逮捕,他却让整个中左翼的选区发生严重分裂,结果社民党在选举中一败涂地并使得提尔皮茨的宰相宝座稳如泰山。由于两党此前在巴伐利亚公社事件中的矛盾,工团党和社民党愈发仇视彼此。当年英国发生大革命,其商业路线完全断绝,德国各港口城市因此受益,而台尔曼公开呼吁码头工人也进行罢工而非消极受益,这样才能支持英国的革命事业。社民党在帝国议会上宣称SP卖国,并要求提尔皮茨宰相查禁SP,不久后RAM就袭击了社民党总部,被看作是双方关系恶化的明证。

十字路口的抉择
台尔曼将社民党看作相当危险的敌人,要求SP采取一切手段和SPD对抗。SPD支持所谓“殖民主义是使得殖民地进步的动力”等相关论调,意味着它已经成为德帝国主义的工具。1929年,德国工团党将社民党冠以新称呼“社会帝国主义分子”,它和SPD成为了政治上的主要对手。早在两年前,曾参加过德国革命并至今依旧关注德国状况的波兰革命者罗莎·卢森堡试图扭转SP不切实际孤立自身的倾向,但当她发现工团国际自身在推动这一行为时,她知道一切已经无可挽回。
台尔曼的另一个观点是大力批判“德意志帝国主义的社会主义外衣”,也就是有着工人阶级背景的政客所推行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在保证德意志帝国的稳定方面一直起到重要作用,台尔曼认为这些策略是使得工人阶级被分化并丧失斗争性的原因之一。
与帝国主义作战意味着与SPD作战的程度要与施莱歇尔和帕彭作战的程度相同。
1931年12月,台尔曼更进一步地表述了他对社会民主主义的看法:
社会民主党人让帝国主义树木在社会主义森林中生长,给整片森林蒙上了阴影。
在台尔曼执掌SP期间,他几乎完全听从工团国际的指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民族主义者的反感,使得SP时常被称为法国间谍。然而,比起这一点,他的主要政策所受的诟病更为严重。罗莎·卢森堡对此评论道:
不切实际地分散泛左翼的力量并批判社会帝国主义和基于此的实践,是促成施莱歇尔和赫斯这种人胜利的主要因素之一。
直到1935年,台尔曼才转而寻求对抗德意志帝国的泛左翼联盟。然而,他在次年就被逮捕并关进监狱,SP的命运看起来也到此为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