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野心这个玩意儿,是个好东西 —重点高中不是终点,而是个开始!

2018-11-24 12:40 作者:高考大仙儿语文  | 我要投稿

学霸们都一样,学困却各有各困的理由。

每个人都有手机,上网自然会变成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网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信息大爆炸,意味着你可以轻易地得到许多你想要得到的知识,所以,你以为你变聪明了么?并没有,一味地坐享其成,其实,你思考的能力在逐步退化。

以上的结论是不是显得反常规?别着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你意想不到的“反常规”。

场景1:

两个孩子从小一个长大,一起上幼儿园,一起读小学,一起上了初中,两人成绩也差不多,但是中考过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A同学和B同学的中考成绩相差一分,你看,就连中考成绩都差别不大,他俩从小还真的是差不多。但是,这一分之差,小A上了重点高中,而小B只能到普通高中学习。对,这一分就是录取线。

似乎,所有的差不多,中考过后就会变成差很多!

所有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因为重点高中实在太重要,所以,他们表面上安慰着小B,“哎呀,不要担心,只要你好好学,其实学校的影响不大的。”然而,他们内心都在惋惜,“可惜了哦,以后小A和小B肯定是不一样的,小A肯定能够甩小B一大截。”

初看这个场景,你是否也认为小A从此以后要和小B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路?

然而,三年之后,高考了。

小A和小B考上了同样的大学,两人的分数也是相差无几。

所有的吃瓜群众也是惊呆了,这个瓜真的有点超乎大家的意料啊,小B怎么就能够迎难之上,跨越名校的壁障,生生地追平了小A?

是小A不努力么?还是小B太努力?其实,我们不用思考这些无关项,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小B的本身。

小B这个孩子,他曾经只差一分就上重点高中,也就是他曾经接近成功!如果我们都把考上重点高中当做一种成功的话,那就是接近成功!

一个曾经接近成功和一个从未接近成功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来,我给你慢慢分析。

场景2:

同样的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一个班的两个数学成绩垫底的学生一起做,花了二十分钟,同样的结果是两个同学都没有依靠自己做出来,而是最终借助了搜题软件。

但是,这两个同学又是不同的。

同学甲一看这题,哦,这是个压轴题,我的数学成绩不足以让我做压轴题,我不做!于是,在这二十分钟的思考时间内,他的思维跨过高山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徜徉过武侠世界,也曾驻足在科幻宇宙……时间到了,拿出手机,拍个照,搜一搜,咦,正好有完整答案,于是动笔,最后一分钟,抄完收工。

而同学乙不一样,在这二十分钟内,他与外界是隔绝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道数学题中,光是草稿纸都写了三张,花了十八分钟,他写了11个步骤,然而,时间快到了,他真的已经算不出来了,最后,他拿出手机,重复了同学甲刚才的动作——搜题。自然也是搜到了,然而他看了步骤和答案之后,瞬间就了然。用了1分钟来解析,剩余的1分钟,在大脑中将之前的运算全部过了一遍,然后写上了答案,也就是最后的第十二个步骤。

从结果来看,这两个孩子是一样的呀,都没有算出来,都是用了搜题软件。但是从过程来看,这二人截然不同,一个曾经接近成功,一个从未成功过,或者换句话说,同学甲就没想过自己能够成功解出这道题。

所以,区别就出现了,一个月以后,同学甲依旧数学吊车尾,而同学乙已经从数学垫底到中游。

分析一下,你不难发现,一个接近成功人和一个从未成功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给自己设限!再换一个简单的词,来帮助大家理解,他们最大的却别在于野心。

同学甲认为自己解不开题,反正都是要靠搜题工具的,他没有成功的野心;而乙从来没有想那么多,反正题到了手里,就得做,不管怎么样,就得做,他或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是有成功的野心的。

所以,用场景2的结论去反观场景1,小B最终在高考的时候追评小A,就显得合情合理,不那么反常规了。

因为毕竟小B是曾经接近成功的人,他拥有成功者的能力与野心,并且一直在坚持,所以,成功也是理所应当的!

因而,读到这篇文章的同学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你,到底有没有野心呢?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野心的学霸,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别着急,下一篇文章告诉你!

结语:我是语文老师黄鹤,江湖人称黄大仙儿,大家可以关注 v x 公 众 号“大仙儿语文”,回复关键字“作文”,免费领取高中写作技巧试听课程。



野心这个玩意儿,是个好东西 —重点高中不是终点,而是个开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