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规则超复杂 第13代酷睿的挑战者 AMD锐龙7000移动平台全面解析

前几天健圣介绍了英特尔第13代酷睿移动平台,今天咱们再来聊聊作为CES2023压轴的AMD锐龙7000移动平台,看看AMD处理器在今年能否成为笔记本的优选方案?
首发18款新品 乱就一个字
AMD在CES2023上一口气发布了包含5个不同系列,4种不同工艺,4种不同CPU架构,3种不同GPU架构的锐龙7000系列移动版处理器,在官网同步更新了18款型号。
其中,5个不同系列分别为7020系列(平台代号为Mendocino)、7030系列(Barcelo-R)、7035系列(Rembrandt-R)、7040系列(Phoenix)和7045系列(Dragon Range)。
4种不同工艺包含4nm、5nm、6nm和7nm;4种不同CPU架构涵盖Zen 2、Zen 3、Zen 3+和Zen 4;3种不同GPU架构则涉及到(Vega、RDNA 2和RDNA 3。
怎么样,就问你乱不乱?
全新命名规则 帮倒忙的典范
为了【帮助】消费者能一眼就看出移动锐龙处理器对应的系列、架构、定位、性能等级等信息,AMD从2023年开始,将针对移动锐龙处理器采取全新的命名体系。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AMD新的命名规则反而【帮倒忙】,变得更加混乱了,哪怕是行业内人士,也需要仔细琢磨一下,对普通消费者非常、及其、特别的【不友好】!
简单来说,2023年移动锐龙处理器依旧被划分为锐龙3、锐龙5、锐龙7和锐龙9四大序列,但紧跟的【4位数字+1位字母后缀】,每一个字符都有自己背后的隐藏含义。
第1个字符【7】,代表年份7代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则会依次改为为8和9。
第2个字符【1~9】,代表这颗处理器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级别。咱们只要记住,第2个字符对应的数字越大,这颗处理器的规格(主要是频率)和性能肯定越高即可。
第3个字符【1~5】,代表这颗处理器采用的CPU核心架构。如果这组数字是1,代表它采用Zen /Zen+、2代表Zen 2、3代表Zen 3/Zen 3+、4代表Zen 4、5代表Zen 5。
第4个字符【0或5】,代表级别细分,0代表标准架构,5代表架构升级或功能/性能更强。
第5个字符【e/U/HS/HX】,代表这颗处理器的TDP功耗等级。后缀为e代表TDP只有9W,适合无风扇的准系统或极致轻薄型笔电;后缀为U,TDP范围在15W~28W,适用于注重续航的轻薄本或二合一设备;后缀为HS,TDP为35W起,适用于轻薄性能兼顾的全能本和普通游戏本;后缀为HX,TDP为55W+,主要用于发烧级游戏本。
可见,2023年AMD移动处理器可谓鱼龙混杂,马甲横行。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认准第三位后缀为【4】的真正新品。
下面,咱们就针对锐龙7000移动版的5大系列进行一一解读。
真新品:发烧级游戏本专用的7045系列
第13代酷睿中的HX系列,是英特尔直接将桌面处理器重新封装,专为发烧级游戏本定制的移动芯片。如今AMD也参考了这一思路,直接将桌面版锐龙7000系列重新封装后放入笔记本,于是便有了平台代号为Dragon Range的7045系列,从HX的后缀来看就知道它们是专门用于狙击酷睿HX处理器的存在。
Dragon Range 7045系列处理器均采用(台积电,下同)5nm制程工艺,采用最新的Zen 4 CPU架构,支持DDR5-5200内存和PCIe 5.0,【可选支持】USB4,但集成的显卡却降级为RDNA 2,而且和桌面锐龙7000系列一样只有2个CU单元(Radeon 610M)。考虑到这类游戏本都会标配RTX 3060起步的高端独显,所以集成显卡能点亮机器,起到在低负载下节省电力的作用就够了。
Dragon Range 7045系列首发4款型号:
锐龙9 7945HX:首发16核心32线程,而且是完整的16个性能核心,频率2.5GHz~5.4GHz,内置80MB高速缓存(L2+L3),默认功耗范围是55W~75W+(注意这只是默认功耗,想满血运行肯定是需要100W+的持续功耗释放)。它与英特尔第13代酷睿i9-139xxHX的8大16小24核心32线程谁强谁弱?有待后续实测更新。
锐龙9 7845HX:12核心24线程,频率3.0GHz~5.2GHz,内置76MB(12MB+64MB)缓存,默认功耗范围是45W~75W+。
锐龙7 7745HX:8核心16线程,频率3.6GHz~5.1GHz,内置40MB(8MB+32MB)缓存,默认功耗范围同样是45W~75W+。
锐龙5 7645HX:6核心12线程,频率4.0GHz~5.0GHz,内置38MB(6MB+32MB)缓存,默认功耗范围45W~75W+。
从AMD公布的性能数据来看,锐龙9 7945HX较之上代锐龙9 6900HX,单核性能提升18%,多核性能多达78%,在几款热门游戏中帧数可提升29%~62%。
戴尔(外星人)、华硕(ROG)、联想都准备好了武装Dragon Range 7045系列处理器的高端游戏本,将于2月份开始陆续上市。
真新品:游戏本和全能本专享的7040系列
Phoenix 7040系列包含HS和U两个系列,但AMD首批发布的只有HS系列,取代昔日的H系列,面向游戏本和更注重生产力性能的全能本(标压轻薄本),主要对手就是第13代酷睿H系列处理器。
Phoenix 7040系列采用了更先进的4nm制程工艺,而且同样升级Zen 4 CPU架构,GPU也同步升级到了最新的RDNA 3架构,【原生支持】USB4,支持DDR5-5600和LPDDR5x-7500两种规格的内存。
Phoenix 7040系列还有一个杀手级功能,那就是【可选支持】锐龙AI引擎,其中部分技术来自AMD收购的赛灵思,基于【XDNA】适应性架构,集成4个独立的并发AI流,可实时处理多任务,相比单个AI流的响应速度可提升超过35%,算力可达12万亿次,AMD表示它可以跟苹果最新的M系列处理器中的AI引擎相抗衡。
英特尔第13代酷睿也有一个【可选】的名为Movidius VPU的独立AI模块,可以显著提升视频会议中的背景模糊、降噪等功能的体验。
基于更强的AI性能,AMD也在开发协作、游戏、安全等方面的功能。比如与微软深入合作,针对视频通话的图像超分算法、美颜算法、目光注视等以及针对语音的多重降噪,质量和效率都会进一步提升。
Phoenix 7040系列首发3款型号:
锐龙9 7940HS:8核心16线程,频率4.0GHz~5.2GHz,内置24MB(8MB+16MB)缓存,集成RDNA 3架构12个CU单元的Radeon 780M显卡,GPU最高频率高达3000MHz,默认功耗范围是35W~54W+。
锐龙7 7840HS:8核心16线程,频率3.8GHz~5.1GHz,同样内置24MB缓存,集成Radeon 780M显卡,GPU频率小降到2900MHz,默认功耗范围也是35W~54W+。
锐龙5 7640HS:6核心12线程,频率4.3GHz~5.0GHz,内置22MB(6MB+16MB)缓存,集成RDNA 3架构8个CU单元的Radeon 760M显卡,GPU频率2800MHz,默认功耗范围35W~54W+。
据悉,首批搭载锐龙7040HS系列的笔记本将在3月份上市,较之7045HX系列晚了一个月。不知道届时功耗更低的7040U系列能否同步量产。
无论如何,大家必须要做好心理建设——只有刚刚介绍过的锐龙7045HX、锐龙7040HS,以及还未公户具体型号信息的7040U,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锐龙7000】,其余产品,都是AMD锐龙6000、锐龙5000以及锐龙4000与入门级RDNA2核显的【缝合怪】。
假新品:锐龙6000的马甲7035系列
Rembrandt-R 7035系列其实就是去年锐龙6000的马甲,包含HS系列(用于全能本,游戏本)和U系列(用于轻薄本),它们均采用6nm工艺,Zen 3+ CPU架构(最多8核心),RDNA 2 GPU架构(最多12个CU单元),支持USB4和DDR5/LPDDR5内存,U系列功耗提升到28W,HS系列则为35W~54W。
虽然本质上是马甲,但Rembrandt-R 7035系列较之锐龙6000对应型号,在CPU和GPU频率上都略有提升,所以在实际性能表现上也有所增益。
假新品:锐龙5000的马甲7030系列
Barcelo-R 7030系列是AMD在前年主推的锐龙5000的马甲,采用7nm工艺,Zen 3 CPU架构(最多8核心)以及Vega GPU架构(最多12个CU单元),如果搭载该系列锐龙7 7730U的新品还敢卖到4000元以上,拜拜了您得。
Barcelo-R 7030系列还衍生出了用于商务本的锐龙PRO 7030系列,大家了解一下即可。
假新品:锐龙4000的马甲7020系列
Mendocino 7020系列是更早锐龙4000的马甲,CPU架构为Zen 2(最多4核心),TDP为15W。但也有一定的变化,比如工艺升级到6nm,集成的核显也从Vega GPU架构换成了RDNA 2,但只有2个CU单元,是入门级的Radeon 610M,可能还不如早期的Vega 6甚至Vega 4。
因此,该系列没有锐龙7,只有锐龙5 7520U和锐龙3 7320U,性能太差,除非新品价格不到2000元,否则不建议选择。
总的来说,AMD锐龙7000的产品线看似丰富,但却暗藏陷阱。真正的新品只有7045和7040,健圣认为7030和7020完全不值得选,而7035是否有价值,还得看新品新品与搭载上代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的老款机器之间的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