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言•老庄孔
(假设情境,才疏学浅,欢迎批评与指点(喷轻点))
老聃驾青牛于畔,沿溪下,遇庄周赤足坐畔青石上钓。
聃曰:钩何?
周言:遇者钩之。
老子曰:何为此地?
庄子曰:岂异于他地?
老子笑曰:道无常,何为不异?
庄子曰:吾游方外道内,皆方内,何所异?
庄子问:吾尝梦蝶悠悠然,吾梦蝶,蝶梦我?
老子曰:无梦。
庄子笑曰:善,吾于天地,蝶于草木,尽轻身飘然从容,无梦也。
老子曰:于世何如?
庄子曰:浮大樽于江湖,自在从游。
老子曰:善,上善若水,利万物不争,遂世之道,为似无为,无较于民之为。
庄子曰:非也,高山流水,自然之理也。吾遂自然,世之欲利,吾不欲也,无有求欲之扰。巧者劳而智者忧,是以无为者无所求。吾求道而道自来,风来兮草必偃,高流兮水必落,遂此道,异于世也。
老子曰:非也,隐于世,不入世之眼。流水汤汤,不入高山之眼。其虽异而隐其功。沧海渺渺,虽我入流,如无益也。
时仲尼沿畔溯流逆上,子路仆,遇老庄。
庄子问:溯流者谁?
子路答:鲁孔丘也。
庄子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欤?
孔丘曰:然也。
庄子问:汤汤之水,滔滔不绝,人而可止乎?
子路曰:礼不可废,士之行道,从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孔子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庄子曰:道于天地间,何为无道,岂得苦仕?
孔子曰:天下礼崩乐坏,圣人不出,丘不与易,孰与易之?丘之不仕,何如易之?
庄子曰:礼者,人之自缚也,循天地之理,从四时之应,民无不无忧。
老子曰:圣人者,以百姓为刍狗也,人无高下亲疏之别,圣人之隐,斯理也。
孔子曰:问古有道之世,为大同,丘欲复辟。
庄子笑,而后以竿动溪流,溪沙泥砾浊其流,曰:世如浊流,人如沙砾,子言之大同,清流也,乃民不扰波自安乐。吾不为浊沙归清流,乱归静也。子之道,何如为?
孔子曰:诸侯如不为,何以起尘?吾之道,乃冀沙砾自归静耳,何需清流沉沙。汝之道,万事不达,吾之道,易步而趋也。
老子曰:吾尝闻,汝言,尧舜圣者,南面而无为也。
孔子曰:然也,圣人无为,君子为之,非大不为。
老子曰:何为?
孔子曰:教之。
老子曰:何也?
孔子曰:仁义。
老子曰:高峻哉!民使无欲,无争,无盗,不亦可乎?
庄子曰:何为之,民之效我者,何以不得自乐也。民本欲利。何为不欲道乎?
孔子曰:难矣哉!仁义至高不为,为之,民难行也。至低不为,为之,民弗从也。立仁义,犹高峻,民之从礼,如攀高峻,恐坠而攀之。无攀者,似无事,实陷泥沼,不尽之渊也。故取中庸。
老子曰:汝于何?
孔子曰:攀耳。
老子曰:善。
庄子思而不语,后乐而复钓。老孔二行辞之。孔子,子路复溯流而上,老子,青牛复遂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