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街头 | “藤曼缠绕”?
◎胡礼湘

某县城环城河边有一块牌子,上面有四个字“藤曼缠绕”。这里“藤曼”应是“藤蔓”之误。
藤,指某些植物的匍匐茎或攀缘茎,如白藤、紫藤、葡萄等的茎。蔓(wàn),指蔓生植物细长不能直立的茎,如瓜蔓。通常来说,木本曰藤,草本曰蔓。字义引申,“蔓”(màn)又有蔓延、滋长之义,如蔓延、蔓生。藤蔓,则指藤和蔓。缠绕是藤蔓的自然特性,此牌子上无疑应是“藤蔓”。
曼,是一个形声字,从又,冒声。小篆字形中“又”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为长、远,又有柔美、细腻等义,如曼舞、曼声。“曼”也可通“蔓”,表蔓延之义,如《韩非子·解老》:“树木有曼根,有直根……曼根者,木之所持生也。”但“曼”不能表示“藤蔓”的“蔓”义。
此外,牌子上标注的汉语拼音“Tangmanchanrao”也需要改。藤对应的拼音不是“Tang”,是“Teng”。“蔓”是一个多音字,在表示本义时读wàn,如藤蔓、瓜蔓中的“蔓”。“蔓”还可读màn,多用于合成词,如蔓草、蔓延等。因而,上述牌子上的“Tangman”还是改为“Tengwan”为好。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3年第8期《十字街头》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