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栏代投】晴天霹雳 下

2023-09-16 19:08 作者:领衔-TitleHolder  | 我要投稿

积累绝非易事。不过目前来看别无他法改变局面,理综很快要合卷,如果化学生物出现问题,很可能影响物理。

月考后接连失意,彻底打碎Ch先前积累起的自信。他虽然没停下积累来弥补漏洞,但漏洞却像天坑一般填不平,令他陷入迷茫。他开始失眠,变得敏感、焦虑。

许多事在先前或许随手,但累计起来,便成大宗积压。除非他天赋异禀,Ch怨自己能力不足。十分压抑,脑中闪过一个念头。Ch决定闲暇时去楼下逛逛。这倒不是因自卑不愿待在楼上或要故意向普通班能他的水平之类,他只想观望一下普通班同学们的心态如何,看看以他们的水平,是否更悲观。

楼下Ch本就认识的人不多,熟识的多是之前四班同学。文科班不知情况,四个理科班仍是有条不紊,不似楼上一样遍地哀鸿,垂头丧气。他问起一老友,对方无所谓的告诉他,自己目标就是上个一本大学,所以不在乎所谓难题如何,高考成绩多一本线三十分便绰绰有余。

这学校确实如此。学生来自各处,自然目标不同。再说本来这几年学校的成绩也是大多数人上普通一本,211不多,985屈指可数。

Ch又采访其他同学。回答大多为无关心,抱怨学校乱出卷子,没之前水平好之类。这当然不是说他们水平或理想不如Ch之类,反倒给Ch很多启发。

他继续在楼下转悠,像是领导巡视。到文科班,七、八班堪称冰火两重天。当时正值大课间但下雨没出操,七班作业已堆在书架上待查,而八班不少人聚众抄作业,大呼小叫。同样一套老师的两班差距令人震撼。Ch不禁思考起自己的现状,他究竟想得到什么,现在自己的能力又能得到什么?

这之间差距不可过大。否则叫内耗。

因逾越规则与实际而产生的自我折磨,实在不必有。Ch在晚自习结束和一众大佬交流讨论些题目后,要是边上无人会顺势把话题一拐,看似漫不经心的问他们高考目标。其中有人含糊敷衍,有人以玩笑应付。只有两人明确说起:大佬M讲自己想考到省外南方,如华南理工。S大目标是西北工业大学,感兴趣计算机。

Ch看向高中部墙上那片巨幅海报,浏览名校。视野所及之处,有许多名校还是不熟悉。转头再看211那一张,不少没听说过名讳。自己集目于的都是顶尖名校,但又不知道有多少差距。

2021届高考,题目不易。考完后大家自然都对题目感兴趣,毕竟自己是下一届考生。有的人甚至打印下来在周内午休与晚自习抽时间做完,对照网上答案估分。Ch看到班内几位学习不错的几位同学,如物理课代表D,大佬S,还有其舍友G等人估分,百位数字都是五。当然不精确,语文作文和不少主观题很难估分,最高的S大致在550分不到。

Ch自己比较起这几位学习不错的人与自己的水平,估算自己分数大约是500多。这分数放在全省是连一个中等211都远达不到的水平。

(当时班内最牛的几位大佬如P、L、Y等人有十天左右没来校,似乎又是去培训竞赛吧)

在期末考试前,Ch仍持续着积累大业。化学抄写的方程式,每天早上像英语一样在宿舍背,生物错题知识点,像古诗一样早读抽时间默念几遍。

考试时确实能顺畅些,不过还是有些困难。化学生物有长进的同时,对数学物理的压轴难题还是很头疼,尤其是数学。Ch学会不去看那些难题,暂时先把精力放在前七成题目上。化学大题还是做不明白,就先做能靠死记硬背做的小问。

期末考试后,21年高考成绩同时出炉。学校没怎宣传,Ch私下问老班,据说是考的不好,出985似乎不稳。

自此学校把所有精力都放在Ch这届。22届在中考招生时政策有两个优势,一是生源区域重规划,招到更多城里学生。二是当年报考失误滑档挺多,捡到不少很优秀的生源。

首先是通知:学校七月补二十天课。

直到七月底补课结束,Ch没打听到21届有谁上985。或许是确实发挥一般。

Ch突发奇想,在大家都去宿舍收拾行李准备享受仅剩一半的暑假时,他留在教室打开电脑,搜索出本省各高校投档线。拿着自己估测最高550分的成绩逐一比对,能进入的全部是没听过名字与省内一般的大学。

他沉下心。他在考虑。他似乎知道目前自己的能力与定位,猜测自己高三一年能达到何程度。

遍历985名校,最终敲定一个可行的目标:成绩百位数字,达到6。这就是未来一年将为之规划与奋斗的事务,也许是第一步,也许是最终目标,但前路未知,以自己能力必须先达到这个相对触手可及的红线。

【专栏代投】晴天霹雳 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