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尼康的爱恨往事(1):一场跨越男孩到男人之间的爱恨选择

2007年,当时还正在上大学的我在BLOG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尼康——恨铁不成钢》。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当时竟被一个摄影杂志的编辑看中,想买这篇文章,给我稿费。而当时少不更事的我愣是认为这是一个骗局。
2007年,尼康诞生90周年。我开始对尼康“恨铁不成钢”了。2017年,尼康年,我依旧恨它“不成钢”。

对摄影有过粗浅认知的人,应该都知道有个日本相机品牌叫做尼康(拼写相近的还有NIKE——《疯狂的石头》)。在当今世界的相机生产企业中,佳能和尼康恐怕是人们最耳熟能详的了。两家日本的传统相机生产企业,一直把持着世界的相机生产和销售市场。
尼康公司(Nikon Corporation)成立于1917年7月25日,它是由三家日本当时领先的光学产品制造商合并而成,公司最初叫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Nippon Kogaku K.K.),主要进行光学玻璃的制造与开发。有趣的是,佳能的前身——精机光学研究所(キヤノン株式会社)专注于仿制德国相机机身。
接下来,公司又开始进入了望远镜及显微镜市场。并于1932年推出了知名的Nikkor(尼克尔)相机镜头(专注于仿制西德镜头——曾经的尼康和佳能有过一段蜜月期)。二战以后,尼康逐步推大产品范围,开始广泛的进入相机、显微镜、望远镜、测绘仪器等光学产品的生产领域。

中国人对尼康的最初认识据说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好、贵。上世纪70、80年代,随着尼康相机被新华社成批大量采购,用惯了海鸥、珠江等单反相机的中国摄影师和爱好者,终于见到了这个被无数国产相机品牌争相山寨的对象的真容。从此,甩国产相机几条街的机身和镜头素质,以及望尘莫及的价格和国家通讯社标配的光环,尼康一直被人仰视。

“第一个进入金字塔”的中国摄影记者唐师曾,作为新华社记者用尼康FM2报道了海湾战争。而当他来到中东,看到国外各大通讯社的记者却是一人数台尼康F3——一个可以让FM2“喊爹”的顶级胶片相机。可以说,80年代,尼康在胶片单反相机领域是统治性的。

我曾经问过很多在80年代末开始接触摄影的摄影师,起初使用的相机都不是尼康,为此大为不解。细细询问,方知30年前尼康相机机身近乎三、四千的价格就已让大多数摄影师望尘莫及。聊天中,这些摄影师对当初买不起尼康相机这件事的神态,就如同今天几个年轻人谈论着法拉利一样——爱它的好,恨它的贵。

尼康在胶片单反相机领域的霸主地位自二战后,几乎不可撼动——这里有着美国人不少的功劳,比如美国摄影师大卫·道格拉斯·邓肯——机缘巧合的让第一次“把玩”尼康相机的他拍到了一位美貌的日本女人,并登上了《LIFE生活》杂志的封面;比如《纽约时报》——登在摄影版的一篇豆腐块文章《The Japanese Camera》让尼康吹了60年的NB;比如美国宇航局(NASA)——把一台台尼康相机带入太空,着实抢了登上月球的“瑞典骄傲”哈苏(Hasselblad)相机的风头。

笔者的第一台属于自己的单反相机就是一台尼康。得益于自动机身和镜头的普及,购买时已经不算贵了。这是一台尼康F80胶片自动单反相机。由尼康发布于2000年。这台机身于2004年购入。F80在当时的尼康相机家族中仅属中端(类似于现在尼康D750的产品定位)。由于发布时间较晚(应该是倒数第二个发布的尼康胶片单反机身)。没有明显的短板,性能比较均衡。在F80之上,还有定位更高的F100和顶级专业机F6。

这台F80的具体型号是F80D,即“日期版”(后盖上可以设置日期,一同曝光在底片上。洗出照片来,右下角就有日期了,一般是红色的字)。F80各种指标都比较中庸。快门30~1/4000,B门,采用尼康的5点自动对焦,而且可以任选一点。快门振动小,声音清脆悦耳;尼康标志性的“大灯泡”对焦辅助灯(当佳能已经开始用红外辅助对焦的时候,尼康依旧坚持通过在机身内安装一枚灯泡“照亮前方”)。当时机身的价格大致是2500左右。
当时一同购入的镜头比较新。采用了尼康当时所有的先进技术一款AF镜头。型号是Nikkor AF-S 24-120mm f/3.5-5.6G IF ED VR(现在尼康在售的Nikkor AF-S 24-120mm f/4G ED VR镜头的前身)配有尼康超声波马达、VR防抖和ED镜片。是一款早期的尼康G型镜头(镜头不带光圈环,只能靠机身调节,手动机械相机不能使用),适合大多数拍摄需要的镜头,当时的价格在4000左右。
这台相机伴随笔者的时间不长,从2004年到2009年。带着它,最远去过黄龙和九寨沟。大学时曾经把它带到杭州。这是一台真正意义上将笔者领进摄影世界的相机。而为何只用了5年,就放弃了F80呢?因为当时的笔者做出了一个重要且“血亏”的决定。我们下次再聊。(未完待续)
[以下照片均由尼康F80+Nikkor AF-S 24-120mm f/3.5-5.6G IF ED VR+Kodak EB反转片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