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口气看完王昭君,为和平远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023-04-25 23:16 作者:聪明的一xiu哥  | 我要投稿

一口气看完王昭君


她是四大美女之一,被画师坑惨了嫁到匈奴,用自己的一生换了两地的和平。本期文章让我们一口气看完王昭君的一生,王昭君出生于约公元前54年,是西汉南郡秭归人,关于王昭君的故事,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王昭君出生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她的爸爸叫王襄,王襄年轻的时候一直没有孩子,于是天天盼着能有个一儿半女,后来老来得女有了王昭君,一家人把她当做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里,王昭君长得非常漂亮,宋代诗人曾巩就用这样一句话描述她的美貌:“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译文:美丽的女子容貌绝世,旷古难寻,连御花园里面的花儿见了她都自惭形秽,更绝的是她不仅有一张颜值顶尖的脸,还有一般人比不上的才学技艺,她冰雪聪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仅有着天使般的脸庞,还有着绝妙的才艺。众所周知,在古代,一个有着绝世才貌的女子肯定是逃不过皇帝这个老六的手掌心的,汉元帝当时在民间选秀,王昭君因为太漂亮早就声名远扬了,所以她凭实力成为了南郡的首选,随后元帝下诏让她选个好日子坐车到京城来,她爸爸王襄是100个舍不得,说王昭君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但是皇帝的意思谁敢反抗,但王襄只好忍痛割爱,让王昭君前往京城了。

公元前38年,只有16岁的王昭君含泪告别了父母,坐上了朝廷安排的船出发了,去京城的路走了三个多月,终于在同年夏天到了京城长安,王昭君以平民的身份成为掖庭待诏,当时汉元帝选秀的规矩是,先让画师把女子的样貌画下来,再把画送去给皇帝挑,所以画师就成为了一个香饽饽职业,因为每天都会收到不同女子的贿赂,叫画师们给她们画好看些,但是王昭君入宫以后,由于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毛延寿就给王昭君画得平平无奇,甚至还有点不好看,不能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毫不相关,因此王昭君并没有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之中,王安石的《明妃曲》中有说:“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译文:离别归来却怪罪丹青画图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生实未曾见有。天仙意态由自生画笔难以描摹成,当时冤枉杀死画工毛延寿。昭君就这样在深宫里待了很多年,不能出去又得不到皇帝的临幸,所以十分郁闷,在如此心情中写下这一首《怨词》: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译文:秋天里的树林郁郁苍苍,满山的树叶一片金黄。栖居在山里的鸟儿,欢聚在桑林中放声歌唱。故乡山水养育了丰满的羽毛,使它的形体和容貌格外鲜亮。天边飘来的五彩云霞,把她带进天下最好的深宫闺房。可叹那离宫幽室实在空旷寂寞,金丝鸟般的娇躯总也见不到阳光。梦想和思念沉重地压在心头,笼中的鸟儿却不能自由的翱翔。虽说是美味佳肴堆放在面前,心儿徘徊茶不思来饭不香。为什么唯独我这么苦命,来来去去的好事总也轮不上。翩翩起舞的紫燕,飞向那遥远的西羌。巍巍耸立的高山横在眼前,滔滔流淌的大河流向远方。叫一声家乡的爹和娘啊,女儿出嫁的道路又远又长。唉!你们可怜的女儿呀,忧愁的心儿满怀悲痛和哀伤。王昭君以为自己的一生也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了,可恰好那时候匈奴起了内讧,要搞分裂,谁也不服谁,5个单于互相看不爽对方,最后形成了南北对立的态势,南方的单于一直是北方的手下败将,所以他们就不讲武德,另辟蹊径,找汉朝帮忙来了。

公元前33年正月,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面见汉元帝,呼韩邪为了表明自己对汉朝的忠心,就想当汉朝的女婿,让皇帝给他赐婚,面对这样的请求,汉元帝当然是高兴得很,这可是件大好事啊,不过选哪个公主嫁出去都不太妥,毕竟这个单于已经是个65岁的老头儿了,让谁嫁过去都是便宜了他,思来想去,有个大聪明提议,从宫女中挑一个直接把她册封为公主,这样一来单于当了汉朝的女婿,自己的女儿也不用嫁人,简直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于是,王昭君的画像被选中,成为了那个“天选之子”,此时昭君也才20岁,因为王昭君多年深居宫中,所以汉元帝也没见过她,在王昭君被选配给匈奴单于的时候,汉元帝才第一次见到昭君,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王昭君美得跟天仙似的,给汉元帝肠子都悔青了,但是身为一国之君,格局还是要打开,只好忍痛把昭君给嫁了过去,王昭君踏上出塞的道路,一路上非常伤心,所以拿起身边的琵琶弹奏了一曲《琵琶怨》,美艳动人的女子弹着凄婉悦耳的琴声,让大雁听得都忘记飞了,从天上掉下来,王昭君“落雁”之名就是由此得来的,所以沉鱼落雁中的“沉鱼”代表西施,“落雁”则代表王昭君,决定王昭君命运转折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画师毛延寿的画,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了王昭君被毛延寿坑,无奈踏上沙漠远嫁的故事-《王昭君》: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王昭君抵达匈奴地区后,眼前的景象更是让她心凉了个半截儿,这个地方可以说是鸟不拉屎,只有雪没有花,漫天的沙土飞扬十分荒寒,这样的气候和环境对王昭君来说实在是很难适应,但好在呼韩邪对昭君还是挺好的,因为昭君很想家,呼韩邪就在草原上盖了一座宫殿,让王昭君住在里面,封她为宁胡阏氏(yan zhi),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还生了一个儿子,虽然昭君被嫁到匈奴是非常苦闷难过的,但她并没有放下自己和亲的责任,在王昭君到达边塞后,汉王朝和匈奴的关系好了很多,两边都很有礼貌不搞事了,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汉朝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

公元前31年呼韩邪去世了,此时昭君才23岁,匈奴有一个十分令人费解的习俗,就是他们实行收继婚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转房婚,所以王昭君得继续嫁给下一任单于,也就是呼韩邪的长子,这谁顶得住。于是昭君就给朝廷上书,请求朝廷让她回家,但是汉成帝敕令“从胡俗”,让王昭君遵循匈奴的习俗,OMG,汉成帝你可真是铁石心肠,朝廷不让她回家,她别无选择,这下她在荒寒西部的日子真的是一眼都望不到头,没有来日了。李白也曾写过这样一首诗《王昭君其一》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只长寒雪作花,峨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最后王昭君只能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他们俩共同生活了11年,还有了两个女儿,鸿嘉元年,王昭君34岁的时候,复株累单于去世,且糜胥继任为搜谐若鞮单于,公元前19年,在复株累单于去世两年不到,王昭君也病逝了,享年35岁,她终生都没能回到令她魂牵梦绕的中原故土,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昭为文帝,为避司马昭的讳,王昭君被改称为王明军,史称明妃。王昭君的故事十分动人,所以历史上也有很多诗人写了这位美丽凄惨的女人。

公元766年,55岁的杜甫游历了昭君村,在夔州写下怀念昭君的诗歌《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公元1059年,王安石也做了一个《明妃曲二首》描绘王昭君的人生,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回顾王昭君的一生,她也许只希望自己是一名普通女子,想要平淡安稳的一生,但命运如此,或许她生来就被赋予了重任,她别无选择,只能做汉朝和匈奴之间的一个结,把两头系在一起,不辜负朝廷的期盼,做到坚实不可摧,坚韧不可解。

一口气看完王昭君,为和平远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