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广州八旬老人死于热射病,中暑事件有增多但与去年同期持平

2022-07-14 10:19 作者:南方都市报  | 我要投稿

“打败我们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一句戏谑的段子,却成为当前广州市民通过体感就能得出的直观体会。尤其是在超强台风暹芭过境后,羊城快速进入高温炙烤模式。受高温、高湿影响,一名八旬老人因热射病送医积极救治后不幸亡故,另有两名青壮年仍处于昏迷状态。

值得警惕的是,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提醒则仍然是热字当头,未来一周,新疆南疆盆地、四川盆地中东部、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有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5~38℃,局地可达40℃以上。高温天气下重点做好中暑预防,尤其是重度中暑热射病预防非常关键。


广东气象网截图。


热射病已经夺人生命

八旬长者着装太多重度中暑后没救回来

南都记者从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获悉,台风过境后的6日-13日,该中心接收到主诉中暑的受理单33宗,其中30宗派车,3宗取消,23宗患者被紧急送院救治。从中暑的数量和夏季城市疾病谱分析,较去年同期并无明显变化,但相比今年稍早月份则有提升。

23人因中暑被及时送医治疗,相对于一个常暂住人口1800万的人口而言确实是极小概率的事件。但具体到单个患者而言,则可能需要因为中暑、热射病付出生命代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汪志刚表示,6、7两月,该科就收治了3名热射病患者,其中一名80岁长者,因为居家通风条件有限,加上高温天气下着装依然非常严实,结果因为热射病昏迷送医。

“医学上我们采取了很多积极处置方案,比如静脉输注0-4摄氏度生理盐水,冰帽、冰毯物理降温,甚至运用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将降温后的血液回输到老人体内以达到降温效果。可热射病引发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肝肾等多脏器衰竭太过严重了,老人最终还是不幸去世了”。

据悉,热射病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度中暑,以前被区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种类型,目前已经被统一为热射病这一个病种。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人体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人体中心温度极高(一般超过40度以上),进而导致细胞凋亡、坏死和功能障碍,这是高热导致热射病的最基本的机制。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热致疾病类型,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它因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同时可以并发循环、呼吸、肾脏、胃肠、凝血功能障碍,另外出现横纹肌溶解。


有32岁小伙因热射病长期昏迷

大概率成为植物人

在暨大附一院重症监护室内,一名32岁的快递分拣员因热射病已长期昏迷。送医时体温超过40度,深度昏迷,送医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肝、肾、脑功能障碍,加上循环衰竭,处于非常危险的低血压状态。

患者本身比较肥胖,而肥胖人士的散热功能本就比较差,在高温、高湿又不通风的环境下不注意休息,结果发病”。经过专业的对症处置后,目前该男子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依旧处于浅昏迷状态,综合评估显示其预后不会太好,较大概率会进入植物人状态。

汪志刚表示,热射病也好,中暑也罢,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做好预防,在夏季高温天气尤其是要注重通风、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需要高温作业的人群则需要做好时间分配,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要到阴凉处降温、补水。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在高温天气下的运动、作训,一定要量力而行。“日常中,我就看到了不少人穿着防晒冲锋衣、戴着口罩运动,这很容易中暑。

对于中暑或热射病的现场处置,则需要第一时间将患者安全转送到阴凉通风地方、解开影响散热的衣物纽扣。“此时可以使用电扇散热,也可以用湿毛巾在患者的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汇集处进行擦拭物理降温。与此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寻求医务人员的专业治疗至关重要。”

据悉,也就是在一天前,一名56岁高温户外作业人员,就因为热射病被紧急送至汪志刚所在的重症监护室治疗,目前该患者仍未苏醒。


广州八旬老人死于热射病,中暑事件有增多但与去年同期持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