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废旧电池回收工艺,锂电池回收处理设备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行,将引起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废旧锂电池产生。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问题是急切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重点之一。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经梯次利用,可实现电池循环利用率。利用物理机械法,对废旧的锂电池进行回收、放电、拆解、处理、再制造,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

再生利用技术成熟:根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从事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的企业,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应不低于 98%,锂的回 收率不低于 85%,稀土等其他主要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不低于 97%。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专利回收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国内主要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主要技术路线为物理法。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技术
废旧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电池外壳等部件构成, 其中电池外壳一般采用不锈钢或铝制外壳, 负极包括碳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等, 正极采用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铝酸锂和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等。钴、锂、镍和锰等金属属于稀缺金属, 回收价值高, 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也主要集中在对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
目前, 废旧电池回收工艺主要包括电池预处理, 电极材料二次处理和化学深度处理三个环节, 每个环节包含多种处理方法, 动力电池回收较为复杂性, 通常在实际回收过程中将多种方法联用以获得更好回收效果。

电池预处理
电池预处理主要实现对有价金属的初步分离, 包括深度放电、破碎分选和电极材料分离等过程。
破碎分选利用废旧电池各组分比重和磁性等差异, 对金属外壳进行冲击挤压处理的过程, 破碎后的电池组分通过磁选或浮选的筛选, 实现金属外壳、有机隔膜和电极材料的初步分离。等采用机械破碎、研磨和筛分过程对废旧电池进行处理, 分离得到15.8%的金属外壳, 17.2%的正负极集流体和42.7%的钴酸锂和石墨电极材料混合物。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兼具环保与经济价值,当前国内回收体系逐步规范完善, 回收技术逐渐成熟。以电池再造为核心,构建多方合作生态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各大企业也在纷纷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需求未来逐步放量,和整车厂深度合作、 多地布局,规范、技术领先的企业将率先受益。动力电池回收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未来增长确定性较高,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企业有:天奇股份、旺能环境、高能环境、 格林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