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热点话题:长者食堂
我国社会老龄化加深的同时,子女忙于工作,老人的一日三餐成为了问题。不仅是买菜做饭很麻烦,而且往往做一顿饭吃不完,后续总吃剩饭,对身体不好。更有一些失能失智、高龄的老人,本身已不具备做饭的能力。 有了长者食堂,老人的一日三餐便有了着落,有的吃、吃得饱、吃得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长者食堂就餐的老人们互相多了一种社交和陪伴,吃饭聊天,一顿饭吃出了一个朋友圈,填补了一些子女不在身边的空白。更进一步来讲,小食堂带动了大治理。长者食堂也成为了彰显尊老爱老美德的平台。 要注意的是,老人的牙口不及年轻人,饮食习惯和相关禁忌也很多,提供的饭菜种类要全面,还要少油、少盐、少糖、易消化。而卫生安全更是重点。可以设立食品安全检查组,在食材采购、制作、卫生健康、就餐服务等方面严格把关,保证饭菜的卫生质量和营养均衡。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就是长者食堂的可持续发展。要保证长者食堂不是昙花一现,就必须解决长者食堂的资金来源问题。地方政府的普惠性补贴是必要的基础,但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势必加重财政负担,不能完全依赖于地方财政。因此,为更多的老人做好公益服务,我们还要挖掘市场的力量,可以开放食堂和其他市场主体合作,例如集中食材采购,降低进价,与中小学或一些企业合作,为他们的学生或者是员工进行配餐盈利;还可以在食堂内设立超市、药房、快递站等收取租金或中介费;引入线上智能医药平台,方便线上问诊,食堂进行分成等等,诸多的方式来增加资金支持,以此来促进长者食堂的可持续发展。 用心用情所建设的,不仅是一个烟火味的,填饱胃口的场所,更是一个人情味的,慰藉心灵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