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联想记古诗第70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快速联想记古诗第70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古诗背景小故事:
常建,开元年年间进士,跟王昌龄是同榜进士。也是仕途不顺,只做过盱眙尉这种小官。后来归隐泉林。
这首诗极得欧阳修欣赏,自认平生都作不出这么好的文章。常夸赞。
理解关键词:
破山寺:现兴福寺。在江苏常熟虞山上。最初叫“大悲寺”,南朝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边,又称“破山寺”,所以是没有“破山寺”这个匾额的。
通幽处:联通幽静的深处。
万籁:各种声音。籁,原来是一种乐器,有“天籁”“地籁”“人籁”,是吹奏的竹制乐器,有说三孔的,有说六孔的,还有说多管的,反正挺神秘。后来泛指声音。
这首诗可以这样理解以助于诵记:
清晨走入古老的破山师,旭日东升,照着山上高高的树林。穿过寺庙竹林掩映的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禅房就在花丛树林深处。
山上阳光明媚,鸟儿自由自在,飞鸣欢唱,潭水清澈,顿时洗涤心中俗世杂念,内心洞彻空明。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世间万物仿佛都失去了声音,只留下钟磬击打的声音,宏亮而悠扬。(仿佛把人带入了玄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