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部分人碰到的这个困惑,终于有答案了……

2023-09-21 16:37 作者:跨境电商供应链  | 我要投稿

Part. 1

我们这代人父母的养老困境

“在某些情况下,必须要放弃自己的部分家庭生活来兼顾父母养老。”

01

70、80后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多重压力

在“计划生育”中诞生的70、80后早已跨入中年行列,也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家庭、事业、社会等多重责任,面对着各种挑战和压力。

70、80后是值得同情的一代人。就像白岩松演讲中说的那样:“因为70、80后的父母没有积累那么多的财富,导致他们既要有物质方面的追求,又要承担精神方面的追求,非常的拧巴和挣扎。”

02

人均寿命延长,需要更多时间精力来照顾父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均寿命不断延长。2023年3月3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中心副主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家周脉耕等人在《柳叶刀》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显示,到2035年,我国人们的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我们已经进入“长寿时代”,这意味赡养父母要准备更多的钱和更多的时间,当父母七老八十的时候,我们也逐步步入老年,是否还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好他们?

03

我们也许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陪伴父母

(1)延迟退休已经板上钉钉。关于延迟退休的话题,近几年都是焦点中的焦点,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这份一万八千多字的通知,对我国“十四五”期间养老事业和养老服务作出全面的规划,其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是提到“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不管你愿不愿意,延迟退休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2)分身乏术,顾得了子女,顾不了父母。随着国家鼓励“二胎”、“三胎”的政策出台,很多30多岁的养育了2个,甚至3个孩子,他们这一代作为“夹心层”——上有4位老人,下有2-3个孩子,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3)不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70、80后在年轻的时候就到异地或国外工作,时间久了,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面对父母养老的压力,特别是父母生活上有困难需要帮助或生病时,这些在外奋斗的子女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他们怀有反哺之心,但这份爱似乎很难克服远距离带来的不便,难以尽到让父母享福的孝心。

Part. 2

大部分人对于父母养老的设想

01

给父母找个保姆

其实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能在家里养老,环境熟悉,子女也方便看望,所以后期养老请保姆这个想法不仅很多子女,包括很多父母也有这样的考虑和打算,但找到合适的住家保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需要长期照料父母的话,对保姆的要求可能还要更高。目前家政市场尚不完善,保姆“良莠不齐”,找个好保姆就更难,而且保姆基本只能提供基础生活的照料,无法满足社交需求,同时保姆对于专业医疗康复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面对突发情况较难有及时专业的处理,存在一定的风险。

给父母找保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头疼。

02

把父母带在身边,一起照顾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站在子女的角度,觉得把父母接到身边就是孝顺,可却往往忽略父母最真实的感受。那些远离熟悉环境被接进陌生城市或环境里生活的父母,真的愿意吗?又真的开心吗?

现实是,虽然把父母接到了身边,但我们往往需要为事业拼搏,为养育儿女奔忙,很少能真正的陪伴父母;而父母为了可以天天和孩子见面,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了老朋友老同事,放弃了合唱团之类平时喜欢的活动,断开了自己的社交圈,他们其实很寂寞孤独,可是他们却从不会对孩子说。但他们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孩子,他们愿意去熬着孤独,努力的去适应。

另外,现在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和儿女同住,因为大家生活习惯和观念都大相庭径,很难一起生活。

所以,把父母带在身边照料养老,可能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03

给父母找个养老院

很多父母是不得不去养老院,因为在养老院会经常看到半护理、护理、离世的状态过程,难免会产生心理压抑和悲观的心态。

而且很多养老院/养老机构没有归属感,就像寄宿学校一样,每天起床、睡觉、吃饭时间都是有规定的,而且能活动的区域也有限制,甚至出门上街都要请假,受约束不自由。

在传统养老院生活,子女和朋友偶尔探望,但是基本短时间结束,不能在家里做饭,不能留宿过夜,较难感受到天伦之乐。

所以,父母入住体验感不太好,我们心里也过意不去。

Part. 3

颐和五星家园,开放式居家康养新方案

面对我们这代人的父母养老困境,颐和五星家园秉持舒心、放心、安心的设计理念,创新开放式居家康养社区,搭建智慧照护系统,多维度保障长者的起居安全,以智能科技拓宽康养选择,打通社区、长者、子女三方自主互动的通道,贴心创造代际沟通的空间,加强其乐融融的亲情链接,让长者住得舒心,还子女一份安心,为父母养老难题提供新方案。

01

创新开放式居家康养模式,承载家的所有温情

作为厦门创新开放式居家康养社区,颐和五星家园遵循以家为本的传统理念,以阖家欢乐的愿景为立足点,在居室设计上预留子女同住的空间留白,子女过来,甚至带着孙子孙女过来,可以做饭,可以留宿过夜,家庭感其乐融融,促进亲情升温,可以倾听父母心声,给予长者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

>长者居室

>子女居室

02

智慧照护系统,爱与美好触手可及

为了及时响应长者康养需求,颐和五星家园引进“智慧养老”理念,围绕长者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健康管理、娱乐休闲等各方面的内容,搭建智慧照护系统,统筹协调线上线下服务资源,支持和服务长者的生活,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与长者友好、自主式、个性化智能交互,实现康养生活透明化管理,让子女看得见长者的幸福生活,以智能点亮安心心灯。

03

智慧医康养服务,直通健康无忧的颐养未来

颐和五星家园与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翔安院区),成立了“智慧医康养体系合作共建”的服务模式,探索更新、更多的医养结合,康养结合模式,建立医联体密切合作,为长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与厦门市第五医院签约仪式

家园一直致力于健康养老的多维保障和品质提升,通过“三级医疗在周边,基础诊疗在身边,紧急呼叫在床边”的三级医疗体系,实现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和优质医疗服务,守护每位长者的健康。

04

众多文化娱乐活动,尽情学习,分享热爱

颐和五星家园的老年大学——颐乐学院,开设声乐、舞蹈、太极拳、摄影等丰富的课堂内容,聘请专业资深的老师授课,满足长者拓宽兴趣爱好的需要。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探讨、拉进彼此间的关系。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家人邻居、同学朋友。

>形体课堂

课堂之外,家园还将成立了合唱、模特、高尔夫、乒乓球、园艺等社团,在志趣相同中快乐社交,在尽兴玩乐中激发长者活力。

>高尔夫课堂

也许退休前的您已经桃李满天下,那么在颐和五星家园,您可以试着转换角色,既可以做回学生,也可以登上讲台,尽情地学习,分享自己的热爱。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是全社会对长寿时代的美好愿景,如何将我们这一代从照顾家庭和父母养老的两难处境中解放出来,不单单依靠子女个体的力量,还需要社会各方面构建完善的养老方案。

颐和五星家园深度洞察子女与父母养老痛点,通过创新开放式居家康养模式,构建全面高效的智慧照护体系,打造父母舒心、子女安心的康养环境,落实子女贴身尽孝的赡养设想,为两代人的情感脉搏注入鲜活力量。

打造惠及子女、长者以及更多人的养老蓝图,是颐和五星家园未来不断奋斗的初心。


大部分人碰到的这个困惑,终于有答案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