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上的绿黄灰格子到底是什么?

2022-02-10 11:07 作者:BGC津津游味  | 我要投稿

如果你在冲浪时看到由“绿”、“黄”、“灰”组成的神秘方块,配上意义不明的一串数字,很难不将其与都市传说里的暗号联系起来。

事实上,这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互联网暗语,而是一款名为Wordle的游戏战绩图。

Wordle是一款填字游戏,与许多人在报纸或杂志上缩在小角落的填字、数独之类的游戏是一个性质,你所要做的,就是按照规则和提示猜出今日单词。

它火的一塌糊涂,以至于Google都为它设计了专门的动态彩蛋,而它的衍生作品也愈发不可收拾。      

包括但不限于11位地狱难度版。

地理高手版

日式宝可梦版

超进阶宝可梦大师版

复古之GBA版

秀战绩之城镇叠叠乐版

外挂版...

 总之就是很火。



想理解这个游戏并不难。三色方块所代表的意义仅仅是字母出现位置的正确与否:绿色代表字母出现在完全正确的位置;黄色代表单词里包含该字母但不在正确位置;灰色则是该字母完全不在此答案单词中。

绿色完全对 黄色对一点 灰色完全错

方块由六行五列,表示谜题单词仅仅包含5个字母,六行即六次试错机会。

就是这么个简单的互联网小游戏,却在西方网络上掀起现象级病毒式传播热潮。

很难讲英语使用者对于填字游戏的兴趣是不是天生的。“美国报纸不能没有填字游戏,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沃栾硕德

同样是文字类游戏,与同样大火的中文《文字游戏》讲究汉字的型、意,并在不同场景里融会贯通不同,英语的文字游戏就直观不少。

填字游戏的历史并没不悠久,19世纪晚期的英国流行过一些非常简单基本的拼写游戏,不过它的受众大多是少年儿童。

来自于英国利物浦的维恩( Arthur Wynne)在宜居美国后将家乡的游戏精心设计后带到大洋彼岸并其名为Word-Cross,好巧不巧,后来负责填字游戏的报社编辑明显对此不太擅长,将名词反了过了变成Cross-Word,而这也成为填字游戏的正式名词。

Arthur Wynne

这个菱形的方块很快便席卷美国,而后读者和解谜爱好者们逐渐规范填字游戏的规则,让它从无序的消遣变成一种规范的解谜,摇身一变成年人热衷的严肃游戏。

填字游戏的诞生至流行伴随着一战和二战,很多时候,填字游戏已经从一种闲暇时间的消遣变成了转移注意力的工具。它甚至流行到让英国情报部门头疼不已,因为某些玩家解谜用到的词刚好是军队的特殊代号...

所有的报刊杂志都疯狂地刊登填字游戏,甚至配有专门的填字游戏编辑,唯有一家除外。

高冷的《纽约时报》对于娱乐性十足的填字游戏一直抱有嗤之以鼻的态度,认为严肃且正经的新闻才是正道,将填字游戏视作消遣的玩物。

二战期间,珍珠港空袭让战争的恐怖气息席卷美国,《纽约时报》直至此时才如梦初醒,填字游戏的严肃性与否已经不是考虑的重点,这种看似无聊的打发时间的工具,是战争中安慰人心、转移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全美最后一家没有刊登填字游戏的主要报刊终于屈服。

而这一登,便一发不可收拾。



从严格意义来说,Wordle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填字游戏,而是一种变形。传统填字游戏需要通过字母组合及提示进行猜词,Wordle更像是破译密码。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两位犹太人Morton和Rosenfeld就创造了靠逻辑推理来破译答案的文字游戏,Jotto。简单来说,出题人写下五个字母组成的秘密词,玩家逐一破译,出题人需根据玩家答案告知结果,比如猜中3个字母(不需要在正确位置)便公布结果为3。以此类推,从而推导正确答案。

而后,一位颇具眼光的以色列人将其制作成玩具,用带有颜色的塑料图钉表示字符,并结合另一个推理数字游戏Bulls and Cows(公牛与奶牛)的规则,在一次玩具展上大获成功,并之后授权给了玩具巨头孩之宝。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Mastermind。

互联网上的填词游戏并不缺少,《纽约时报》的订阅中心里就有三四个不同形式的填词游戏。但Wordle火了,或许是因为它足够简单,没有繁杂的教程、注册、学习门槛,上手就是绿黄灰的格子,直观且经典。

这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作者Josh Wardle,一个玩弄人心的“恶魔”,如同他前些年发起的“The Button”和“Place”活动,活生生地将作品变成一场真实的互联网社会实验。

Wordle的体验亦是如此,你想多玩?不给!每天全世界同一个谜题,24小时只能玩一次。它甚至没有广告,没有转跳,没有收费,完全开源,但连个正版APP都没有...正如他自己发表的壮志豪言:别让这些游戏控制你的生活!每天3分钟够了。      

(贴心的每日战绩统计)

这款小游戏11月问世,三个月后玩家数量就达到数百万。如今,最早报道Wordle媒体之一的《纽约时报》,甚至开出不低于7位数的高价收购了该游戏。

如此阔绰的买卖,肯定不是因为当年错误估计了填字游戏的作用而懊悔(也或许是?)。要知道,《纽约时报》去年几款填字游戏,包括Letter Boxed、Tiles 和 Vertex的游玩次数超过了5亿次,因而他们对于填字游戏的重视到达令人咋舌的程度(真香定律永不过时)...不过想想包括前总统在内的各界名流也是他们填字游戏的忠实用户,也多少能够理解了。      

(截自纽约时报官网)

Wordle的诞生源自于浪漫的爱情故事,程序员丈夫为填字游戏爱好者妻子所设计的礼物。妻子喜欢每天在《纽约时报》应用里玩玩填字游戏,于是丈夫为她设计了好玩的填字游戏,而这款填字游戏大获成功,并被曾经最不重视填字游戏的《纽约时报》收购...

多重意义上的多向奔赴啊。


如果你恰好想记记单词,链接在这,欢迎每日打卡

https://www.powerlanguage.co.uk/wordle/

封面图twi:@traceyfanclub 侵删



网上的绿黄灰格子到底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