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人的爱国基因

嗯,爱国基因,果然都是家庭教育导致的。
我年轻时,我父亲跑去赌博,把自己从一个国家的建设者变成一个坑儿子坑家庭的笨蛋,其实那时我读高中二,成绩还凑合,除了英语60分都达不到,正常发挥,考个550分还是很轻松的。然后那时候我劝他,叫他别去赌博,他又不听,结果他欠了一大笔钱,我心态爆炸,于是理想炸裂,对自己负面影响非常大。顺带着,我也对我爸又多年的蔑视期。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爸扛下来了债务问题,并且在我荒废自己的时期,对他蔑视的时期,他也有底线,怎么说呢,他能力很强,虽然没读啥书,但是单纯说个人能力道德水平和为人修养,其实他真的对于他那个时代,对于他所处的环境,他已经做到了非常好的地步。他在最难的时候,也是想着帮助身边的人(但是他真没眼光,书读少了,导致他交朋结友和识人能力真的有问题,被坑去赌,果然还是读书少了导致认知出现了局限性,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双重结果)。
这不重要,我说这些,其实就是想表达,我爸应该算半个先富起来的人,又是农民出身,又是时代跟个人外代运气加身造就的小富人,他其实对国家一直都是批评为主,一谈到外国就是欧美,日韩当然入不了他的眼,日本就更是他看都不看一眼了。
但是自从他花钱给我结婚生子,冷静的看了看我爸,我发现他除了嘴巴上天天喊着中国捞的不行,欧美真的牛,实际上他的行为真属于是铁特么的爱国分子了。
九几年买车,买桑塔拉,0几年买车买北京现代,10年买车买进口宝马和进口凯迪拉克。20年给我买车,我从特斯拉,宝马IX3,比亚迪汉中直接选了比亚迪汉顶配版。当时我爸给我推荐雷克萨斯(日本车,他一直觉得我很精日),但是他没发现的是,孩子都是学父母的,他是嘴巴上中国不行欧美行,一落实到行为,基本上怎么对中国有利怎么花钱都无所谓的(说实话买车体现的不多,身为一个建筑工作者,他的水泥消费量钢筋消费量家电消费量以及电力消费量基本上在中国算最顶尖的一批中国基础工业品以及消费市场CPI他真是尽了最大贡献要是各行各业的先富阶级都有我爸那种格局,CPI基本萎缩不起来)。我也是觉得难怪我爸那样的人一辈子起起伏伏,居然没有什么心理问题,我爸人格上确实属于有缺陷,做错的事也不止赌博,也确实对我有不好的地方,人不能总盯着最差的地方看,看整体的话,好的东西其实也挺多的,总体而言对社会三分过,七分功。
人生这种东西呢,其实也是挺奇妙的,我感觉其实我有些地方跟我爸挺像的,他那个年代的人,总是物质第一,毕竟穷怕了,好不容易有机会挣钱,肯定是先保障生活。到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下一代,我觉得可能精神更重要了。因为物质上,中国很少出现我爸那种赤贫的童年了,我在武汉最偏远的集镇看到的孩子读书环境跟我0几年在武汉武昌那里读书的环境并不差多少,可能差了15年物质代差?但是按照湖北的教育工作者内卷程度,大概率老师的素质水平不会比15年前中心城区的孩子差。
所以这一代,其实对父母的要求,真的就要培育子女的精神了。我运气算好还是算差呢?我其实现在看,我也不知道,讲道理,哪怕是欧美那种国家,能投胎到父母把自己安稳养到30岁买车买房的家庭其实也不多,我只是没了人生的上限,丧失了为社会尽力做大贡献的机会。我父亲他年轻时吃过的苦比我多的多,他的当时的阅历而言,我这种生活,他年轻时做梦估计也不敢这么做。
所以我也想提供一个让自己的孩子体会自己年轻时做梦也不敢做的一个好的环境。虽然我估摸着我我对挣钱也没啥兴趣,只希望能依靠我父亲加上自己的有限努力能让孩子过上小康以上,中产封顶的物质生活。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国家的兴衰,其实也是由多个家庭共同决定的。
我觉得吧,中国穷的时候,大家都在为物质发愁的时候,都能有一大批优秀的人诞生并且改变中国的贫困,我觉得其实我们这一代正常发挥,我们国家是不是要变成那种超级大国的节奏啊???我们这一代素质已经普遍比上一代强了,我学习的子女教育理论全特么是美式中产教育圣经。这么一看,美国最优秀的中产教育又被我们中国新一代父母卷起来了,我真担心我们下一代成为蓝星第一的科技研发中心哦。
所以,我真的挺喜欢美国的,中国人把美国的炮弹壳糖果的炮弹壳丢了,学了不少精华糖果,啥百年马拉松,中国崩溃论,外带各种经济学忽悠书籍基本都给避坑了。优秀的东西,中国人亦步亦趋学了不少。我希望中美和平,共同发展。美国作为一个整体下限巨特么高,农业,高科技,资源,还有农民自带的勤奋。中国好像也差不多,不过农耕文明3000年,貌似更勤奋一点点,秦太祖建立的帝国使国家凝聚力更强一点点。其实中美真的是本来应该是英雄相惜的,怎么会发展成这种关系呢???真是伤心。
不过话说回来,我发现,农耕文明真的挺适合中国人的,农业靠天吃饭,所以人必须乐观,农业是古时候是最累的行业(现在貌似也挺累的哈),所以必须勤劳,农民古时是最大的群体,所以中国的文化底色,终归是套离不开农民的。想想我爸现在为了我又开始了新一轮创业,让我当新时代的农民,我真的还挺开心的。反正国家也支持三农,我呢也本来就觉得自己不是个城里人。希望国家的想法是稳固住一部分愿意在城市周边搞农业,把农业当就业面发展的想法行动的。
人都进城多了,跟农业接触少了,也就没了中华文明三千年的底色,这件事,我感觉亏了,其次,城市真避孕啊,人口密度高,竞争压力大,只要进了城,二代生育意愿巨低,并且越良家子,越低。独生子女多,中国的优质兵源就会少,中国要维护世界和平,真的不能全部城市化。
国之重器,在祀与戎,不可不察,虽然孙子这本书我是一句没看,但这句话翻译一下,传承文明,需要农业人口,戎更是需要农业人口所带来的良家子兵源。我觉得,城市周边的次一点的地,一定要能吸纳足够多的农业人口,我爸二十年前就想搞的美式家庭小农场,如果国家跟我想法类似,肯定是会给我养家糊口的机会的。还有,其实我真的觉得,我跟我爸有类似的地方,我觉得如果我今年挑几个农机,种子,之类的公司买股票,过不了多少年,肯定能比自己亲自做事实更轻松挣钱。但是我还是不屑一顾的,正如我爸一生干实事对比他赌博搞虚的来得快乐的人生,我也希望自己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不搞虚拟经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