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障碍的简单筛查丨特殊教育丨读写能力
读写障碍
读写能力是人们基于视觉通道的沟通能力。它前提是具备对语言的编码与解码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理解和架构能力。还涉及思维、记忆、问题解决、计划和执行功能诸多的认知过程。
如果儿童的读写能力不能正常发展,就会出现读写障碍。读写障碍分为阅读障碍和书写障碍,这两种障碍类型是学习困难的主要类型。在美国,调查显示约有60%的学习困难儿童患有读写障碍。在我国这一比例约达到80%。一般来讲,当儿童长大之后,读写障碍对他们生活的不良影响会逐渐减弱。儿童时期患有读写障碍的成人,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上可能仍然存在困难,但他们可以选择从事一些避免阅读和写作的工作,例如体力劳动。因此,经过适当的训练,读写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比言语沟通障碍等其他类型障碍的儿童要高。
阅读障碍的筛查
当儿童学习成绩严重落后、但又不存在智力障碍时,治疗师、老师或家长应对儿童进行阅读障碍的筛查。阅读障碍的筛查应由熟悉儿童的家长、教师配合进行。目前比较成熟的阅读障碍筛查工具有美国堪萨斯大学Cats 在1997年发表的《阅读障碍的早期检测清单)(early identification of language-based reading disabilities:checklist)。该检测清单分为语音意识、词汇提取、语言记忆、言语产生与感知、理解、语言表达、其他重要因素7个部分,根据儿童在这7个部分的表现评估其患有阅读障碍的风险。测验中的每个条目无法单独预示儿童患有阅读障碍;儿童符合的条目越多,则说明患有阅读障碍的风险越大。
对于汉语儿童阅读困难的筛查可以参考如下条目:
记忆物体名称或人的名字有困难;
无法对要求或说明做出反应,或只能完成一部分;
记忆歌词和诗词有困难;
需要多次重复指令和要求,才能在理解上有轻微的进步;
需要依靠语境去理解别人所说的话;
对于适合自己年龄段的故事在理解、推理、预测结果和得出结论上存在困难;
在词语的发音上经常出现错误;在表达发音较难的日常词汇时存在困难;
混淆发音相似的词语;
言语中频繁出现不必要的词汇(例如“然后”“因为”等连词),或者没有特定意义的词(如那个、 一个、人们、东西);
多使用短句子或表达上有语法错误;
词汇的使用上缺乏变化,或过多的重复使用单一词语;
在给出说明或解释上存在困难;
在讲述故事或事件时缺乏逻辑性或表达不完整;
在讲述某件事时很少给出具体、详细的信息;
不能掌握交谈规则,如轮流对话、以话题为中心的对话、要求对方做出解释等;
缺乏对押韵的理解和审美;
分辨前半部分发音相同的词或短语有困难;
识别拼音有困难;
不能轻松地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曾出现口语理解问题或口语产生问题;
有语言表达障碍的家族史;
在家庭教育中缺乏读写的经验;
对读书和分享阅读经验缺乏兴趣。